评论深度

“机器换人”阴影下的平衡之道:德国28小时工作周的启示

在全球化影响下,国际工会运动力量不断衰退,同时新一轮技术革命来势凶猛,带来大规模、集中性失业的风险,如何在技术进步和工人就业之间找到协调方案?

五金工会在这个34年来最大的罢工展示了力量,在实现为劳工加薪这一基本作用的同时,传达了“家庭与工作平衡”的进步价值。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设定了新的劳工运动议题,鼓舞了全球劳工和工会运动,并指明了方向。

五金工会在这个34年来最大的罢工展示了力量,在实现为劳工加薪这一基本作用的同时,传达了“家庭与工作平衡”的进步价值。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设定了新的劳工运动议题,鼓舞了全球劳工和工会运动,并指明了方向。摄:Ulrich Baumgarten via Getty Images

许辉

刊登于 2018-04-13

#许辉#评论

“芝加哥的风在哭泣,就在1886年神圣的五一;烟草工人们勇敢上街去,干草市场腥风血雨。劳动者要活得尊严,工作之外还要学习娱乐和休息;工作时间限制最多八小时,世界工人的口号和旗帜!”这首《五一之歌》,是由台湾新竹县产业总工会女工合唱团从菲律宾工会“五一工联”(KMU)之歌翻译改编。它显示出,围绕工作时间的斗争,一直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直到今天也未曾停止。

1933年,美国率先将全国标准工作时间改为每周40小时;1935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在47号公约中,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每周不能超过40小时。中国大陆的《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也规定标准工时制度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在经济高度自由化的香港,《雇佣条例》并未设定工时上限及加班费标准,企业界认为设定标准工时会影响生产力,令劳资关系紧张,因此2012年设定每周标准工时的议案并未获得通过。而在被诟病为“过劳之岛”的台湾,1984年《劳动基准法》规定每日工作时间原则不超过8小时,但同时伴有复杂的加班计算方式,2018年1月通过的劳基法修正案,更为“七休一”松绑,最多可连续加班12日,并将每月加班上限从原先的46小时放宽至54小时(三个月内不得超过138小时)。

几乎和台湾修正劳基法的同时,素来以尖端制造业执世界之牛耳的德国,经劳资博弈诞生了史无前例的28小时工作制,虽然目前仅在一州一行业适用,但是否预示了工时制度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工会在其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在“工业4.0”勃兴、机器或将逐步消灭人工岗位的背景下,德国特定产业的实践具有何种普遍意义?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