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中美贸易战

经济学家霍尔兹:贸易战根源是产业竞争,特朗普的“关税牌”完全打错重点

在霍尔兹看来,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是一场“经济学原始人”主演的荒谬真人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于事无补。而中国,将无可避免地改变世界秩序。

卡斯滕·霍尔兹是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专注研究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也非常熟悉中美宏观经济议题。

卡斯滕·霍尔兹是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专注研究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也非常熟悉中美宏观经济议题。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宁卉

刊登于 2018-04-12

#美国#中美贸易战#中国大陆

密集的“中美贸易战”鼓点有了消停的迹象。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虽未直接回应中美近期一系列的贸易争端,但承诺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降低进口关税;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Twitter 发文,对习近平的承诺表示感谢

过去几周,中美双方频繁过招,贸易战即将全面开打的消息一路占据媒体头条。在这一轮较量中,关税是工具,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直接原因,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更核心议题在于中美的产业竞争。2015年5月,中国推出了耗资3000亿美金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和补助的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让中国在十年内由“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但在美国看来,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在开发高新技术上得到不公平的优势。

关税工具能够有效扭转美中贸易逆差吗?贸易逆差在国际贸易和国家经济中,到底有怎样的影响?这一轮的舆论喧嚣和政策调整,会对中美产业带来什么影响?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经济和贸易深度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应当如何进行对话,才不会将普通人的利益作为筹码?WTO这样的场合,还能继续发挥解决贸易争端的作用吗?

端传媒就“中美贸易战”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霍尔兹(Carsten Holz)。霍尔兹专注研究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熟悉中美宏观经济议题。霍尔兹以一名经济学者的角度出发,就贸易战话语背后的深层原因、牵动西方社会的“国家安全”顾虑、以及“关税”手段背后的中美产业竞争等问题,给出了他的见地。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