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李方芳:左右逢源还是踏入雷区?马来西亚大选中的“中国因素”

在2018年大选来临之际,“中国威胁论”再度成为热议话题,背后又蕴含著多少政治考量?

2018年4月6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宣布解散国会,向国民于发表电视讲话。

2018年4月6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宣布解散国会,向国民于发表电视讲话。摄:Mohd Rasfan/AFP/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8-04-11

#李方芳#2018马来西亚大选#评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的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和企业前赴后继地进入大马市场,试图在这个东盟第二经济大国里延续他们在本国的辉煌。相比其主要邻国,马来西亚有着相对和平的政治局势、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较高的华语和英语普及率、广袤的疆土、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一年四季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也是为什么马来西亚一直备受游客和外资青睐的主要原因。

但在即将来临的2018年首相及内阁大选中,与中国资本及“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中国威胁论”议题再次回炉,成了各大报章杂志、街头巷议的主要内容。中资在马来西亚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和当地政府、权贵资本、中小企业主、以及普通消费者之间呈现怎样的情感纠葛?中资的存在会是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吗?它将何如影响本届大选的走向?

为何中国资本同马来西亚政府“一拍即合”?

其实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精明的中国企业家就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所有东南亚市场。他们通过与当地的华人社团和私人企业紧密合作,来满足两国在双边贸易上的差额需求。

在早期,这种商业关系的一大特点是通过血缘,婚姻和乡族网络的相互渗透来得以维系。尽管涉足众多合作领域,但这一依靠民间力量构建起来的贸易关系的特殊结构,始终限制了资本流动的范围,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