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风物深度

异乡人|我的父母在土耳其博物馆里养毛驴儿

他们第一次“异乡人”的经历,成了早年离家的我最大的挑战。

一辈子生活在江南村落里的父母,奔赴土耳其,完成在博物馆里牵驴犁地的任务。

一辈子生活在江南村落里的父母,奔赴土耳其,完成在博物馆里牵驴犁地的任务。图:Tsengly / 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Q 发自伊斯坦布尔

刊登于 2018-01-25

#异乡人

我无论如何都不会预见到,最后在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里头,牵着一头驴犁地的这三位“中国农民”,会是我的父母和小舅。

父亲刚满60岁,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弱,秃顶又白发很多年,神情一如既往的倔强,他走在驴的前面,牵着缰绳,佝偻着,显得要苍老些。52岁的小舅更干练,把持着驴子身后的犁具;旁边还站着57岁的我母亲,她显然觉得这一切都挺好笑的。来来往往的观众,有的会走近了打个招呼,他们很惊讶博物馆里竟然有一头活生生的驴。

美术馆沿海而建,站在入口处,一眼就能眺望到海峡另一头的亚洲。2017年9月到11月,在第15届“伊斯坦布尔当代艺术双年展”期间,这间美术馆入口处的空地上,搭了一个临时的棚子,大概有二三百平米。如果在展览开幕的那个星期路过,会看到棚子里有一层厚厚的泥土,上面站着一头黑色的驴,它的脖子上套着皮质的脖环,连着身后木制的犁具,与它一起的,还有被称为“中国农民”的我的家人。

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家萧昱题为《地》的一件作品,2014年在北京实现过一次。也是在画廊里近二百平米的地上,艺术家先是铺了厚厚一层泥,再又铺了一层半干的水泥浆。在水泥层还未完全变硬前,一位来自山西的农夫牵着自家的牛,用传统的犁具,将水泥地一道又一道地犁了一通。用的是传统耕地方法,只是耕在水泥地上。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