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冯嘉诚:东盟50年──模仿的共同体?小国求存之道?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在《海峡时报》发表文章,强调“小国必须经常表现得像个小国一样”。作为大国竞争的马前卒,东南亚国家如何走出自己的求存路?

2017年8月8日,东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成立50周年庆典。

2017年8月8日,东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成立50周年庆典。摄:Bullit Marquez / AP

刊登于 2017-08-22

#评论#冯嘉诚

6月30日,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在《海峡时报》发表文章,引述卡塔尔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地阿拉伯等国家集体杯葛为例,谈及新加坡一个小国该如何自处。马氏一文强调“小国必须经常表现得像个小国一样”(Small states must always behave like small states),无论原则和道德规范如何重要,但前提永远是审时度势,避免卷入大国之间的纠纷。此文一出,瞬间在新国外交及学术界牵起争论,各方纷纷演绎“为国之道”。

马氏强调的“求存”心态在东南亚并不罕见。在地理上,东南亚毕竟是大国竞赛的马前卒。前有欧美日殖民帝国,后有美苏冷战、中美角力,东南亚“小国”都无法独力扭转局面,被迫在强权威胁下选择自我封闭或是臣服一方。

然而,在两者之间,东南亚国家选择了走区域自主的“第三条路”,开展区域合作的路径。1967年8月8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代表便签署《曼谷宣言》,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台译东协)。东盟当时目标包括:设定外交准则稳定东南亚国际关系,确保成员国遵守“不干预原则”,加快各国独立后的复苏进程;扩大区域声音反对美苏冷战、美中角力延伸到东盟国家,捍卫区域自主。

冷战结束让全球步入美国独大的“单极时刻”(Unipolar moment),但东南亚的安全没有因此获得保证。相反,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形势变得更复杂,东南亚国家失去“共产主义恐惧”的共同阴霾,成员数目由六增加至十个(注一),令寻求共识代替“共同威胁”这块缺口变得难上加难,建立共同体的进程更显艰巨。东盟在1980年代开始冒起共同体意识,但有学者批评东盟虚有其表,单纯是个有名无实的“模仿共同体”(imitation community,注二)。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