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电影

专访黄英雄:拍出《台北物语》的导演都在想什么?

《台北物语》放映的38天,无疑对许多台湾观众是一场魔幻体验,观众觉得电影“烂出新高度”却又陶醉于电影的荒谬感,票房意外创新高。面对“烂片封神”的评语,导演黃英雄自己怎么想?

电影《台北物语》,有人直言是“烂到出奇”,亦有影评人称作是台湾“邪典电影(Cult Film)”的典范之作。原订7天的电影放映期,最终竟延长到38天,总票房超过400万。导演黄英雄于映期结束后才现身接受访问。

电影《台北物语》,有人直言是“烂到出奇”,亦有影评人称作是台湾“邪典电影(Cult Film)”的典范之作。原订7天的电影放映期,最终竟延长到38天,总票房超过400万。导演黄英雄于映期结束后才现身接受访问。摄:蒋金

特约撰稿人 蒋金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7-07-02

#电影

“城市最有魅力的地方是……24小时都有故事!”

我与《台北物语》的导演黄英雄约在便利商店访问,他戴着招牌的雷朋金边眼镜、牛仔帽与麻纱背心,面对着电影标语坐了下来。访问当天,正是电影下档的前一天,也宣告2017年台湾电影最令人费解的一班传奇列车,终于要进站停车。

这部被网友称为“神片”的《台北物语》,试图描述错综复杂的人性,议员、助理、偷车贼、女乘客、建商的情欲与利益纠葛。不过,引起众人注目与讨论的,是电影奇特的拍摄手法,晃动的镜头、跳跃的剧情与台词,乃至不明所以的转动吊扇、会叫的陶瓷狗,都成为网友热议焦点。

有人直言是“烂到出奇”,亦有影评人称作是台湾“邪典电影(Cult Film)”的典范之作。但就连黄英雄自己也没想过,原订7天的电影放映期,最终竟延长到38天,总票房高达台币450万。惊人票房的背后,伴随着无止尽的负评与讪笑,尤其在上片前期,各方影评人与观众的无情攻击,让黄英雄一直回避出现在公众面前,直到放映后期的私人包场,他才愿意现身映后座谈。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