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专访房慧真:曾经过社运跟文学,我不可能变成一头猛兽

从香港专程飞来,我想采访一个台湾记者,她于我像个谜,似乎是个不能被归类的人,她说她不写中立客观的报导,也不写歌功颂德的,那她写什么?

刚出版新书《像我这样的一个记者》的作者房慧真。

刚出版新书《像我这样的一个记者》的作者房慧真。摄:张国耀/端传媒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 谭蕙芸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7-06-14

台北中山捷运站一带车水马龙,非营利网媒“报导者”就坐落在这里一个旺中带静的社区公园旁。在六层公寓楼的顶楼,阳光洒满一室,年轻记者在原木长桌上给我奉上即磨咖啡,然后围在一起钻研最新摄影技术。红磗文化墙上贴着“猫咪也反核”海报、桌上挂着的是摄影师从印度采访达赖喇嘛带回来的西藏旗。我坐在门口,等待在“报导者”工作的房慧真。

从香港专程飞来,我想采访一个记者。想知道写下新书《像我这样的一个记者》的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记者。

房慧真于我像个谜,因为她似乎是个不能被归类的人,她不像传统新闻人讲中立客观,但也没有一味滥情;文学里头的她也曾经是个埋首研究的学者,强悍的资料搜集能力让文章变得紥实在地;她读书多,却没有把字写得艰涩难明。即使服务于台湾壹周刊,其个人风格也没有被磨掉。我自己曾在香港壹周刊客串过,深知壹集团里复杂的人事和商业化主旋律,要让一个人在里面出版一系列文学气息浓厚的文章,不是易事。

新书里有一章,房慧真访问了台湾学运领袖陈为廷,写到陈因家庭问题性格孤癖,她用了《过于喧嚣的孤独》为文章标题。我曾多次到捷克游学,一看就知道是来自捷克文学家Bohumil Hrabal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一个工人把禁书从政权手上拯救过来,最后自己也跳进压纸机里。我好奇,房慧真加入壹周刊,是如何抵抗商业化的压力,坚持着对弱势的关怀和文学追求,没有反过来被机器辗碎?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