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不当车衣工,不要快节奏,独立记者这样自救

香港传媒急速转型,两个香港记者尝试独立操作,自写自卖自运营,“将整个产业运作浓缩在自己身上”。

端传媒记者 陈倩儿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7-02-05

独立记者陈晓蕾及林茵。
独立记者陈晓蕾(左)和林茵希望把记者这个职业好好经营下去。

这是一个传媒动荡时代:大众传媒萎缩,网络流量战开启,为了更快更吸眼球,编采团队拼死拼活。做记者的,有人死守战场,有人索性转行,而香港记者林茵选择的是:绕到战场以外,另辟蹊径。

两年之前,她辞掉香港某杂志的工作,开始独立记者生涯。最近,她带著即将付印的十万字新书归来,话题看似冷门——从香港一间中学的故事,透视香港教育改革,林茵却做得不亦乐乎。

“这两年终于可以和受访者聊个够了,不用看著时间,总想著让受访者说快点,好快点回去写稿。”她尴尬地笑笑,以前在媒体每天赶稿的日子,压得人喘不过气。

和林茵一起踏上这条路的,还有更资深的记者陈晓蕾。确切地说,陈晓蕾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八年,最近又有了新举措:成立独立记者的支援平台“继续报导”,并依靠这平台直销自己和林茵的新书,以后还希望支援其他记者。

从脱离传统媒体到独立采写,再到尝试独立运营销售,这两位香港记者希望的,只是“一直做记者”,把记者这个职业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好好经营下去。“新的方法能否持续,我不知道,一直都是摸著石头过河,只是每放一块石头之前都会想很久,希望石头是坚硬的。”陈晓蕾快人快语,在独立记者这条路上,她就是这样一路过关斩将。

“大家都好像接受了,但我不想接受”

找到陈晓蕾的时候,林茵正处于事业的迷茫期。那是2014年春天,林茵已经在香港传媒打滚了五年,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最初入行,林茵在日报工作,每天跑两三场发布会,回报馆后每个会议写700字,三小时完成2000多字。“很多行家都形容这就像车衣女工,很机械。”林茵说,她常常怀疑读者看了那些单薄的信息,是否能理解时局的全貌,最困惑的时候,她离开传媒两年,给自己放空的时间。

后来还是舍不得记者这行,选择到一份日报的副刊工作,终于可以做较深入的专题报导。但两年多之后,2013年,当她尝试跳去另一份日报时,网络化浪潮席卷而来:记者和摄影记者不仅仅要做专题报导,还要负责即时快速新闻,时间太紧张,摆布受访者的情况不时出现,纰漏也不断增加。

独立记者林茵。
在大众传媒打滚七年,林茵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大家都好像接受了,但我不想接受。”林茵再次跳槽到一本新闻杂志,但网络化的浪潮在那里同样如火如荼,记者做报导之余,还要负责网络视频,受挫的林茵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深入地报导,甚至以书这种最古老缓慢的形式来进行?

在香港,长期独立写书的记者并不多见,陈晓蕾是林茵第一时间想起去咨询的人。在林茵刚刚踏入香港传媒的2007年,陈晓蕾已经干脆地离开报馆,并于2009年开始独立采写。

陈晓蕾1997年之前就入行做记者,她坦言那时候香港媒体环境不赖,她沿著自己想做深度报导的方向,从电台跳到报纸,再到杂志,最后一个月写一篇封面报导,但久而久之,还是不满足。

“你可能这个月写环保,下个月写城市规划,30多岁的时候可以,但过了五六年,就想写得再深入点,我就想试著写书。”过往八年,她独自深入采写,最初聚焦环保问题,出版《剩食》等书,后来深入研究香港殡葬问题,写出《死在香港》。

我喜欢去问很多东西,去理解一件事,去报导,去写,你写完还有人去读,去买,简直爽到爆,笋到晕!

记者陈晓蕾

很多人会问,写书能否养活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陈晓蕾的答案是:不能。除出书以外,她还必须靠多个专栏以及演讲来维持生活。收入不多,但她非常享受自己的选择。

“我喜欢去问很多东西,去理解一件事,去报导,去写,你写完还有人去读,去买,简直爽到爆,笋(粤语,意为『很有好处』)到晕!”说起报导,她兴奋得快语连珠。

面对当时迷茫的林茵,陈晓蕾鼓励她试著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自己深入写书,她还将自己当时一笔讲课得来的收入交给林茵,作为后者的采写经费。

而在同样的时间,陈晓蕾也开始启动新书。在研究香港殡葬问题之后,她心中又有了一连串的新问题:那些面对死亡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属,有怎样的故事?谁陪伴他们走到最后?香港的临终服务是怎样的?

面对这个庞大的议题,她决定结束所有专栏,一心采访和写作。

独立之后,怎样养活自己?

2017年1月,讲述香港临终问题的《香港好走》终于出版,陈晓蕾没想到,由于资料和故事庞大,这本书最终耗时三年。

筹备出版的时候,陈晓蕾开始犯愁:按照以往的合作模式,她根本难以收回采写成本和养活自己。拿她热销的书的《剩食》来计算,这书三年内在香港卖掉一万册,算非常畅销,每本书定价108元,按照传统的出版制度,作者分得10%,即10.8元。

这等于说,三年内她才分批获得十万八千元。“你会发现90%的利润都是出版社和书店吃了,其实出版社不多,只有10%,书店本身也不多,更多的钱用来交租,有些商场一年加70%的租。”陈晓蕾说。

这也是林茵最大的担忧。刚离开媒体的时候,有香港出版社找她写书,提出一个帮她维持生活的计划:每月预付版税5000元。林茵仔细一算:目前市场上的书卖1000本已经不错,作者能获得一万元收入。“那不是两个月要出一本书?那比做报纸还要忙,万一我做不来,我不是倒过来欠对方钱?我觉得好可怕。”

独立记者陈晓蕾及林茵。
陈晓蕾和林茵是独立记者支援平台“继续报导”的发起人和成员。

为了突破这个困境,陈晓蕾决心成立一个平台,绕开出版社、发行、书店等多重环节,自己销售自己的作品。2015年,她注册成立了“继续报导”,随后找朋友义务帮忙设计网站,2016年11月,开始在网站上预售《香港好走》。

这套书一共三册,定价388元,是和三联书店的合作出版,编辑工作由三联支援,而印费由陈晓蕾自行支付,最终三联向陈晓蕾购买三千本书籍,发行到香港各大图书馆和书店,其他全由陈晓蕾负责在网络直销。在网站上开始预售三星期之后,就一共卖出了500套卖,到截稿时间,这套书合共卖出1300套,并且已经开始加印。

直销结果喜出望外,陈晓蕾看到曙光:卖书或许也可以养活自己。“继续报导”下一本推出的新书,是2017年4月份即将出版的林茵新书《教育不只一条路》,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一名私人捐助者的支持,陈晓蕾希望年轻的搭档可以好好接棒。

“将整个产业运作浓缩在自己身上”

在林茵看来,除了解决钱的问题,独立记者还要习惯身份的转变。

离开报馆,你就要用自己的能力、诚意去说服别人,你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机构。

记者林茵

从前出门采访,她带著公司名片,别人问起来,她说“我是某某报纸的记者”,顺理成章;现在别人问起来,她只能说“我是林茵,我自己做报导”,对习惯了大众传媒的香港市民来说,多少有点奇怪。

“离开报馆,你就要用自己的能力、诚意去说服别人,你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机构。”林茵说,这也是一个机会让她思考,“未来我能靠什么走下去?”

采写之外,林茵近来尝试了许多她从前难以想像的事情:接受媒体访问,做公开讲座。最开始,内敛的她并不习惯,后来慢慢明白,这是独立记者难以逃避的工作。

“当你在机构的时候,机构代你做了许多面对公众的角色,但现在当你自己一个出来的时候,你就既要做采访报导,你也要做面对公众的一环,”她顿了顿说,“你变得将整个产业运作浓缩在自己身上。”

离开了上司、总编、社长,甚至整个机构的上层架构,某种程度上,独立记者变得更加直面读者。在陈晓蕾看来,这并不意味著更自由轻松,反而是更多的责任:每次接触一个议题,在消化政策、数据和采访素材之后,她都会花大量时间去思考,如何将这么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给面前的读者听?出书以后,又花大量时间透过脸书、讲座和读者交流。

独立记者陈晓蕾
陈晓蕾相信,独立记者不是一条只有她可以走下去的路。

在独立记者这条路上行走多年,现在,陈晓蕾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她希望跳出传统框框,不再区分“记者”或“独立记者”。“为什么记者一定要在报馆呢?”她反问道。

尽管在当下香港,离开传统的媒体平台,独立采写仍不是许多业内人的选择,而陈晓蕾也暂时没有计划,将“继续报导”变成众多独立记者的联盟或组织,但她仍然希望,将火苗慢慢延续下去,她相信,这不是一条只有她可以走下去的路。

“我帮林茵的时候就谈好了,条件是她写书之后,继续帮下一个记者。”陈晓蕾笑著说。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