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读书时间

战后德国的再兴,为世界带来了什么?读《欧洲的心脏》

历经三次崛起德国,朴实无华的默克尔,这样的组合能让人信赖吗?

蔡庆桦,驻法兰克福办事处秘书

刊登于 2017-03-15

#读书时间

你不必要是默克尔的支持者,但这本书可以告诉你,为什么她、以及她带领下的德国受到支持。图为2016年12月6日默克尔在宣布参与2017年大选后于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党代表大会中演说。
你不必要是默克尔的支持者,但本书可以告诉你,为什么她、以及她带领下的德国受到支持。图为2016年12月6日默克尔在宣布参与2017年大选后于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党代表大会中演说。

【编者按】走过战败、分裂和疲弱的岁月,德国终于成为今日大国,成为撑起欧洲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坚石,一如记者林育立的新书书名——欧洲的心脏。台湾驻德国法兰克福办事处秘书蔡庆桦以他对德国的亲身认识,为《欧洲的心脏》提供背景导读,带领读者走近德国现场,描画出一条德国如何背负历史责任走过的路。在转型中挣扎和务实,今天的德国强大却并不会让人畏惧,而这是因为她比任何国家,都了解和坚持民主的价值在哪。

《欧洲的心脏:德国如何改变自己》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出版社:卫城
作者:林育立

默克尔带领的德国,向世人以及德国人自己证明了,毋须对这样的德国崛起感到畏惧。

近十年来,亚洲与世界局势变化快速,尤其在中国崛起后,世界政治与经济重心有逐渐向亚洲移动之势。中国许多政治理论家开始构想“和平崛起”论述,并将中国的崛起放在世界史中思考,究竟这个亚洲第一强国在21世纪登上世界舞台的方式,与19、20世纪传统欧美强国有何不同。

为了构造整套和平崛起史观,自然必须先厘清他国的崛起过程,于是“大国崛起”一时间成为显学。2006年,央视制作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引起华文世界热烈讨论。而其中一集,就是探讨德国的崛起。然而,德国崛起不只对亚洲后起国家有意义,也值得那些欧美强国借镜思考未来发展道路。我认为德国不只经历一次崛起,而是三次。第一次崛起相对其他欧洲国家都晚。

从废墟到繁盛,三次崛起的德国

英国、法国、比利时都在18世纪时成功地推动了产业转型,迈向工业国家;德国却一直等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迟到的工业革命”(die verspätete Revolution)。但是,德国迈向强国之路虽然迟,却极为快速,1835年底德国才开始盖了一条六公里长的铁路(当时英国已有五百四十四公里长的铁路),但在1848年时,竟已盖好五千公里长的铁路网。

后在威廉皇帝与卑斯麦宰相(Otto von Bismarck)治下,短短几十年内,一统的德国一步到位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国家,在医药化工领域更是无人可望其项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因而派遣大量留学生至德国,学习这个帝国转型并崛起之快速模式,也成功地引进了德国的法治思想与医学工程技术,推动国家告别农业时期,蜕变为现代化的帝国——今日我们看日剧,都还能听到许多源自德语的机械与医学相关外来词汇。

当时做为普鲁士王国与德意志帝国首都的柏林,也因而成为西方世界的重心。不只是工程、化学、医学等硬科学,文史哲法艺术等各领域的思想先锋也聚集柏林,为19世纪过渡到20世纪期间的人文领域带来各种创新。柏林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无数人才来此。日本于1870年至1914年间赴柏林腓特烈威廉帝大(今日之洪堡大学)求学的留学生接近七百人;德国哲学家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在谈论战后欧洲的后现代思潮时便曾感叹,二十世纪初的柏林,各种派别的艺术家皆在此发展,其实早已是各种新思潮实验的世界中心了。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想像柏林在世界史中的重要性。

德国人咬着牙所展现的坚毅,让德国能够快速重回世界强国俱乐部,确实不能不让人佩服。

虽然一战让帝国垮台,但威玛共和时期德国的经济还是稳健发展,原有机会成为正常国家,直到希特拉(希特勒)上台,把德国带向毁灭。柏林在第三帝国瓦解后,也失去其中心位置。希特拉时代柏林人口已近四百五十万,战争刚刚结束时锐减为不到三百万,加上联邦德国将首都设在波昂,开始了多年的“波昂共和国”时期,柏林被那道围墙分隔几十年,成为冷战的牺牲者,不再有主导政治或经济事务的话语权。

在“波昂共和国”期间,德国——或说西德——经历了第二次崛起,也就是从完全的废墟中重建(那个年代欧洲每个国家都学到了德文的 kaputt,指的就是毁坏),创造了战后从零点(Stunde Null)开始的“经济奇迹”时期。

这个经济奇迹不只依靠德国自身的力量,同盟国在军事、政治上的扶持与经济上的挹注当然也扮演重要角色,可是,德国人咬着牙所展现的坚毅,让德国能够快速重回世界强国俱乐部,确实不能不让人佩服。战后德国那些被炸得满目疮痍的瓦石中,代替男人拿起锄头铁锤清理并重建家园的“废墟女性”(Trümmerfrauen)们,最能代表那时代的意象。

统一后,德国虽然进入“柏林共和国”时期,但柏林相对其他西德城市,一时无法取回其重要性,仍然活在冷战时期凝聚的历史边缘气氛,生活在“贫穷但是性感”(arm aber sexy)带点自嘲意味的骄傲中。直到默克尔(梅克尔)总理上台,逐渐看得到柏林重回世界政治与经济决策重心,在她治下十几年,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第三次崛起的道路上,目标明确,速度惊人。

2016年2月25日,一名来自阿富汗的小男孩身在位于德国萨尔斯特(Sarstedt)难民庇护所的日常。
2016年2月25日,一名来自阿富汗的小男孩身在位于德国萨尔斯特(Sarstedt)难民庇护所的日常。

强调沟通对话,莱茵模式的协商民主

林育立的《欧洲的心脏:德国如何改变自己》,详尽地探索了德国的过去、现在、未来,描述了这个“柏林共和国”所开创的第三次崛起道路。读者可以理解,今日的德国是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而来?过去德国曾经犯下什么错,现在如何弥补?现在德国面对着什么样的全球危机,采取了哪些因应之道?未来德国的愿景是什么?

作者久居这个欧洲的心脏,不只目睹正在发生的变化,还亲访许多重要变化过程上的参与者,因此为近年德国发展模式描绘出相当立体的轮廓,并为以下问题提供可能的答案:这个再次强大的德国,究竟是如何强大的?在哪些地方强大?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强大的德国?

这些问题即使对德国人来说也不易回答,尤其一个强大的德国,不只许多受过第三帝国军国主义之害的国家并不乐见,对许多德国人自己来说,更是个尴尬的图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葛拉斯(Günter Grass)于1990年2月13日——两德完成统一前夕——在法兰克福演讲时,警告陷在统一狂热中的德国政界与人民:我们必须警惕,为什么是德国而不是其他曾经强大的欧洲国家造成了大屠杀,必须考量大屠杀受害者对一个可能再次强大的统一德国的感受,“我们不可能绕开大屠杀的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于一个具有行动力的统一的自己,感到畏惧。”

这样的德国,踏上的不是一种富国强兵的、令人戒慎的传统发展道路,而是一种强调政治正义、经济正义、全球正义、环境正义、转型正义,但其实也充满各种冲突、需要对话与沟通的国家发展模式。

然而,后来默克尔带领的德国,向世人以及德国人自己证明了,毋须对这样的德国崛起感到畏惧。本书描述的德国政治发展正是原因:默克尔突破了传统政治生态、出乎所有人预料地进入了总理府;著重环保的绿党进入了国会,为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而努力;对于环境正义的坚持使德国追求洁净能源;为了弥补过往犯下的错,德国在交代独裁时期历史上不遗余力,进而能够深化民主成果;政府勇敢承担,广纳难民以真正落实宪法对人性尊严的保障……

这样的德国,踏上的不是一种富国强兵的、令人戒慎的传统发展道路,而是一种强调政治正义、经济正义、全球正义、环境正义、转型正义,但其实也充满各种冲突、需要对话与沟通的国家发展模式。

政治经济学学者史特列克(Wolgang Streeck)曾将德国结合社会民主与自由经济、著重产业民主与工会发展、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产业模式,与盎格鲁撒克逊市场至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对比,称这种极具特色的德国体系为“莱茵模式”(Rhineland Capitalism);也许除了经济发展外,我们也可以在默克尔执政这些年的德国崛起过程里,观察到以科技发展追求永续正义、告别消耗能源并注重人权的“莱茵模式”大国崛起道路。德国以这种“莱茵模式”向世人宣告,这样的德国值得你们信赖。

强大是为了有能力去守护和平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强大的德国?

右翼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AfD)的政治纲领主张,德国的历史不应被化约为纳粹那十二年;但问题是,德国确实经历过那十二年,为此,德国对于世界应负的政治伦理责任就是,成为一个世人需要的捍卫民主自由价值的国家,随时为这些价值挺身而出。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并不美好,未来国际社会仍必须面对恐怖主义、世界安全、难民、能源、资源耗尽、环保、贫富差距、政治极端势力、人口结构变化与移民问题等等数不尽的挑战;而这些也都将是德国的责任。

倘若奥巴马是德国人,他会是默克尔的支持者。

德国现任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及现任外交部长、继任总统史坦麦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均曾表示,德国应该舍弃历史负疚造成的过度小心翼翼,改变冷战以来习惯对国际事务保持冷淡态度,更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社会,因为国际社会需要强大、有能力也有意愿守护自由体制的德国,以维系多年来得之不易的安全与繁荣。

进入特朗普时代后,也许需要“德国带领下的和平”的,不只是欧盟。图为2017年2月3日默克尔抵达马尔他参与欧盟领导人非正式峰会。
进入特朗普时代后,也许需要“德国带领下的和平”的,不只是欧盟。图为2017年2月3日默克尔抵达马尔他参与欧盟领导人非正式峰会。

确实。现在的欧洲可说已处于“德国带领下的和平”(Pax Germanica),但是这种和平状态岌岌可危。正是为了维系这样的和平,默克尔于2016年年底宣布,义无反顾投入2017年大选,角逐第四次的总理职位。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柏林时说,欧洲达成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值得我们继续为之奋斗。倘若他是德国人,他会是默克尔的支持者。他对默克尔的高度赞扬,正点出了进入特朗普时代后,也许需要“德国带领下的和平”的,不只是欧盟。

你╱妳不必要是默克尔的支持者,但这本书可以告诉你╱妳,为什么她、以及她带领下的德国受到支持。

朴实无华的陪伴,才是迎战时的坚实后盾

本书对默克尔总理的描述相当符合我对她的印象,一个平凡朴实却又有决心与能力贯彻她对民主的想像与坚持的政治家。2010年时,我赴柏林进修,下课后时常去洪堡大学图书馆读书,本书提及的默克尔不起眼的老公寓就在路上,如果一楼门外没有站着两个警察守卫,根本无法认出那里住着重要人物。

某天,我在国会大厦旁等着朋友,忽然看见远处一位穿着淡绿色西装外套的短发大妈从国会大厦走出,身边跟着两位秘书,远远朝我的方向走来。我心想,这人长得好像默克尔,但不可能是她吧?欧洲最有权力的领袖,竟然走路去办公,身边只有两个人?她走近我,我才确定这真的是德国总理,她看到我狐疑的眼神,似乎知道我不敢置信,朝我笑了笑,我向她问好,她也笑着向我问好后,快步地走回几百公尺外的总理办公室。

正是这样的人民中的一人,才能够陪伴人民,不说漂亮空话,稳稳地带领国家面对各种棘手挑战,如同当年卷起袖子的那些“废墟女性”们,咬着牙,一块砖一块石地建设起国家。

这个与我错身而过的人,从2005年开始带领德国完成了许多了不起的成就,那些许多国家只能佩服而永远无法达成的成就。而她却是个如此平凡地走在路上的德国妇人,下班后会到超市买菜,会对每一个向她问好的民众微笑回礼。

她访问南京时,甚至住在饭店普通套房、与其他住客一起在餐厅用餐,捡起掉在地上的面包吃,让中国民众惊奇;可是,也许正是这样的人民中的一人,才能够陪伴人民,不说漂亮空话,稳稳地带领国家面对各种棘手挑战,如同当年卷起袖子的那些“废墟女性”们,咬着牙,一块砖一块石地建设起国家;也正是如默克尔这样经历过东德独裁的平凡人,能够了解民主多么珍贵,我们今日所享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然而这个平凡务实的国家正遭受巨大危机。写作本文时,2016年12月19日晚间,极端分子驾驶着一辆大卡车,在人潮最多的时候冲入了柏林圣诞市集发动攻击,造成十二人死亡。这个事件可说是德国统一后最严重的恐怖主义暴力事件,震惊了全欧洲。一个力求稳定欧洲秩序、维护自由价值的共和国,受到重击。

柏林圣诞市集恐攻发生后三日,市集将重新开张,一名警察站在水泥护栏附近。
柏林圣诞市集恐攻发生后三日,市集将重新开张,一名警察站在水泥护栏附近。

随着嫌犯被射击身亡,危机暂时解除,但做为欧洲领袖的德国,可想见未来势必还要面对各种艰巨挑战,可是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信心。恐攻后隔天,柏林记者米哈里斯(Philipp Michaelis)脸书发文这么说着:

给我听着,你们这些激进的疯子:这里就是柏林,我们就是柏林。我们在尖峰时间还搭区间车;别人对我们友善时,我们会唧唧歪歪;我们的出租车司机比任何一个宗教狂热者还危险;我们在超市结帐时碎碎念。我们相信柏林乙级足球队 Union 终会晋级,而甲级足球队 Hertha 总有一天会夺下德甲冠军;我们吃土耳其三明治以及生鱼——我们当然知道那些东西廉价到不可能有肉或有鱼……我们冬天有九个月,会在派对狂欢后直接去上班。

我们之中有土耳其人,或者俄罗斯人,或者美国人,巴基斯坦人,没错!甚至也有巴登符腾堡邦人!想要我们怕你们?继续做梦吧,你们这些娘炮!

你们放马过来啊!

我喜欢这样的德国人,总是怀抱不大不小的梦想,那么平凡务实,带着自嘲的尖酸幽默,对于各种棘手的挑战能够勇敢地迎上前去。就是以这样的强韧,无畏的德国人接下了本书谈到的难民、能源、转型正义等各种其他国家宁可不碰的问题。这个欧洲,这个世界,也许永远不会真正平静,但是看到德国这些年来如何改变自己也改变世界,我们便能多点勇气,一起对着这个毛病多到烦死人的世界怒吼:

你们放马过来啊!

标题与小标为编辑所拟,原文标题为〈战后德国的再兴,为世界带来了什么?〉,为《欧洲的心脏》的推荐序,经卫城出版授权刊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