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读书时间

德国的秘密能否打动你?专访《欧洲的心脏》作者林育立

写书让他重新寻回记者的尊严,发现这一行在社群媒体时代存在的意义。

特约撰稿人 杨芩雯 发自台南

刊登于 2017-03-13

#读书时间

【编者按】虽然长居德国,但林育立写书的方式与众有别。曾在台湾驻德国代表处担任新闻编译与中央社驻德记者的他,写作《欧洲的心脏》这本书的准备功课之一就是离开德国,回到台湾读者的所在地走访,比如到苗栗去看再生能源问题与德国北部的空旷如何不同。这本新书如此以对台湾的实地认识与德国的在地见闻相揉合写下。就政治、能源政策与转型正义三大领域,藉德国经验为台湾社会增添思想养分。话题的重要,灵感的达成,回馈之必要,记者在社群时代身分的反思,我们就在台南访访作者林育立。

《欧洲的心脏》作者林育立。
《欧洲的心脏》作者林育立。

一向办在春节期间的台北国际书展,2017年光景诡谲。这几年出版市场仿佛没有底,新书印量一再下修,出版社想方设法找读者。事前谁也没料想到,就在可能是最坏的时候,人潮涌现书展会场,塞爆座谈。受到关注的新书之中,《欧洲的心脏:德国如何改变自己》不仅获得重点通路当月选书,销售反应叫好;书展会场上,作者林育立在卫城出版社的“驻摊时间”与读者热烈互动。

《欧洲的心脏:德国如何改变自己》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出版社:卫城
作者:林育立

“我在书展上的感受是:当我把德国的议题经过系统性整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写出来,我看到读者对这样的书是有需要的。”林育立以一贯的沉稳口气说。这时距离书展过了几天,他还在做物理治疗。在会场上长时间的专注紧绷,使他颈部肌肉急性拉伤。

主动提议要预先公告驻摊时间、增加作者与读者直接互动的做法,来自他过去担任中央社驻德记者的采访经验。数年前他参加过莱比锡书展,他记得整个城镇动起来,会场内外到处都在谈论书,只要到出版社摊位上表明来意,很容易就能见到作者。这幅“活的”书展景象带给林育立深刻印象,决心在台北试验看看,而读者没令他失望。

带着对台湾的了解去看德国

书封的心脏意象令人过目难忘,除此之外,台湾读者对书的反应并非偶然。林育立在自序中提到,前后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难免抱着为台湾找出路的问题意识来看德国。

在作者的诠释下,台湾意识以务实而细腻的方式呈现,读者很快就可以发现,这本书并未粗鲁地处处拿台湾去跟德国做对比。在石化园区、能源政策、转型正义各方面,德国与台湾的确有类似处境;然而在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上,两国条件殊异。林育立自我剖析:“我思考的角度是带着对台湾的了解,先去观察德国面对类似问题时如何解决。”

“我没有把台湾这些东西写进去,可是我要先知道台湾社会的理解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写出打动台湾读者的东西。”

讲起来好像很抽象,实际读《欧洲的心脏》时,的确会对生长于斯的台湾读者带来某种熟悉感与对话空间。读到洛伊纳石化园区的环境整治,麦寮六轻、后劲中油炼油厂的气味与黑烟浮现眼前;翻至介绍德国总理默克尔(台译︰梅克尔)的章节,忍不住想起蔡英文的施政表现;看到书末的洪堡论坛时,对于故宫南院融入世界脉络的愿景有新一番认识。

“我没有把台湾这些东西写进去,可是我要先知道台湾社会的理解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写出打动台湾读者的东西。”抱着这层认知,林育立写书的准备功课之一是离开德国,回到读者的所在地走访。例如他实际到苗栗去看风力发电机与民宅的距离有多近,才更体认到台湾的再生能源要考量人口密集问题,与德国北部的空旷条件大为不同,再加上台湾海峡的风力条件,因此适合离岸风电发展。

位于北海靠近德国Borkum的离岸风力发电项目Riffgat。
位于北海靠近德国Borkum的离岸风力发电项目Riffgat。

写书是为了厚实台湾

一提到绿能,普遍的负面反应是“电费会变贵”。林育立在书中也提供最新数据证明,德国已走过政府补贴的时期。施行《再生能源法》鼓励绿电发展十余年后,陆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持续下降,政府保证收购价逐渐走入历史。就连成本最高的离岸风电,国际上最新的得标价已有每度电约台币2、3元的例子。

用书的知识厚度厘清这些假争议,希望有助于社会上的正面讨论,不要再浪费精力在无谓的攻防。要发展再生能源,目前台湾更需要聚焦解决的,可能是建立绿电并网的友善环境,例如将遍布各地的太阳能发电和海上发的电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以及以鼓励绿电为方向的修法。

用书的知识厚度厘清这些假争议,希望有助于社会上的正面讨论,不要再浪费精力在无谓的攻防。

“改变最难的地方是观念的改变,能源转型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产生很多新的可能性。”林育立分析,修法后,拥有绝佳气候条件的地方就能发展能源业,卖电增加收入,缩短城乡差距。这么一来,发电的权力就下放到整个社会,原本垄断的公司将被迫分割和民营化,他相信台湾迟早也会踏上欧洲走过的路。

写书之前,林育立陆续做了再生能源方面的专题报导,发表在网路媒体上,当时引起激烈的正反讨论。对于社会上的不同声浪,他淡淡地说:“可能我在欧洲习惯了,负评也是一种评论。”线上记者做久了,习惯打着媒体机构的名号闯荡,一开始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写书,转换成用个人的身分面对读者。所以他先试着用自由记者的身分写深度报导,甚至主动接讲座活动,逼自己走出去。这么做一方面是测试自己的能耐,二方面是为了探知读者反应,接受读者的质疑。

证明自己没选错行

从500、1000字的报导,变成写10万、20万字的书,在这过程中,记者必须把自己精熟的招式放掉,抗拒脑子的立即反应,适应放大的时间刻度。退得够远以后,林育立领悟,恰恰正是写书这件事,能帮助他重新寻回记者的尊严,发现记者这一行在社群媒体时代存在的意义。

“现在人家爱说‘小时候不读书,长大当记者’,加上整天做即时新闻、影音新闻,缺少成就感,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行。”总是乐观正向、细胞仿佛能自体发光的林育立,难得说出丧气话。

大学时代正值台湾报业的黄金时期,《中国时报》副刊带给林育立许多养分,他见识过台湾也有“质报”(编注:又称“大报”,相比小报的煽情文章,会选择以更深刻严肃的方式写作,亦会利用较宽大的版面对事件深入分析报导。)的岁月。在他看来,记者这一行背后核心关怀对社会造成正面影响,揭开不公不义,带来改变。线上记者天天跑新闻长期观察,其实已经累积出自己的观点。“写书的过程让我确定‘对,我就是喜欢当记者,我没有选错行。’我觉得台湾的记者都应该试着去写书。”说没几句,他又恢复了热力光环。

在他看来,记者这一行背后核心关怀对社会造成正面影响,揭开不公不义,带来改变。线上记者天天跑新闻长期观察,其实已经累积出自己的观点。

林育立特别强调记者的现场优势。好比书写默克尔的章节,经过无数的现场观察,他掌握到默克尔的说话方式、思考方式、应对方式,甚至是执政十年来的穿搭风格和身体姿态,都因更有自信而明显转变。先确立自身观点后,搭配适当的资料引述,因此书中的默克尔拥有生命厚度,一言一行都有了来由解释。

“我观察默克尔很久,慢慢能进入她的世界,这就是记者看到的现场,绝对不是离地的东西。”他也联想到,过去马英九执政八年,跑总统府的记者长时间观察他,搞不好能从人的习惯、反应方式和固定模式切入,写出线上记者独家的马英九深度人物描写。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2月与突尼西亚总理Youssef Chahed拜访柏林耶诞市集攻击事件的临时纪念碑后。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2月与突尼西亚总理Youssef Chahed拜访柏林耶诞市集攻击事件的临时纪念碑后。

转型正义与每一个人相关

农历年前,赶在送印前的最后一刻,林育立都还在修改内容。“这是一本要在2017年2月出版的书,必须考虑到当下的读者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此话一出,立即让人联想到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川普)。他的获选上任,击碎了数十年来美国的世界自由民主灯塔形象。2月底的台湾也面临历史时刻──二二八事件的七十周年。

“解严三十年来很多根本的是非问题没有厘清。”林育立认为转型正义不是对个人的清算,要检讨的是体制。他举例说,对于国内媒体习惯以“长官”来称呼主管,他感到不可思议。这代表威权的思想仍然在媒体里延续,暗示着记者应该要“服从长官”。社会上不免有些声音怀念威权时代,批评民主带来乱象,林育立说明,例如东德的匈牙利、波兰甚至取得社会共识,投给倾向威权的领导者,不过也出现年轻世代的示威反弹。

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型正义跟每个人都相关。唯有把过去不敢提的事情都讲清楚,让社会了解威权曾经付出的代价,而民主也有其代价,经过充分的揭露与漫长的讨论后,台湾或许能像德国一样,经历“转大人”(注:台语从小孩变成熟大人的意思)的关键转折。

“解严三十年来很多根本的是非问题没有厘清。”林育立认为转型正义不是对个人的清算,要检讨的是体制。

讨论德国的转型正义时,书中引述了1985年德国前总理魏茨泽克(Richard von Weizsäcker)的演讲内容。他说:“人无法克服过去发生过的事,也不可能改变或当作没发生过,可是如果对过去闭上双眼,就同样看不到现在……我们上一代亏欠年轻人的不是完成他们的梦想,而是正直……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冷静面对历史的真相,不能有偏颇,也不该诉诸乌托邦式的教条和道德优越感。”手指划过书页读出这一段,“正直”正是林育立特别加重音强调的价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