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台湾流浪动物零安乐死政策上路,但社会准备好了吗?

刊登于 2017-02-06

2017年2月6日开始起,台湾政府辖下的动物之家将不能再为流浪动物进行“安乐死”。
不到十年以前,全台各地收容所几乎每周都须执行1至2次的安乐死,数量自数十只至上百只不等。

台湾“流浪动物零安乐死”政策于2月6日正式上路,全台公立动物收容所自此禁止扑杀犬猫。这项政策被视为台湾动物保育运动的一大进展,使台湾成为印度之后,第二个实施零扑杀政策的国家。然而,不少动保人士及收容所第一线工作人员仍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在缺乏人力资源及相关配套措施下,新政只会对动物及工作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安乐死造成的悲剧

过去台湾街上的流浪动物,在被捕捉或拾获后,往往会被直接送往各公立收容所。为纾解动物数量过多、照顾资源不足的问题,收容所只好对动物执行“人道处理工作”(即俗称“安乐死”)。不到十年以前,全台各地收容所几乎每周都须执行1至2次的安乐死,数量自数十只至上百只不等。

2013年纪录片《十二夜》拍摄收容所执行安乐死的状况震慑了台湾社会,并促成2015年初《动物保护法》修法。政府删去安乐死收容动物的12天期限(公立收容所的流浪动物公告12天后若无人认养即可安乐死),明订仅限那些“患有法定传染病、重病无法治愈、严重影响环境卫生之动物或其他紧急状况,严重影响人畜健康或公共安全”的流浪动物,才能被执行安乐死。

然而,此次修法并未减轻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2016年5月,时年32岁的台湾兽医、桃园市新屋动物保护教育园区园长简稚澄吞下狗用安乐死药剂自杀,提醒世人“生命没有不同”。时隔将近1年、在零安乐死政策上路前夕,英国 BBC 更以此例指出台湾当局无视“宠物遭大量遗弃”与“流浪动物不断繁殖”两大根本问题,使第一线人员在执行安乐死时承受庞大心理压力。报导并指出,若不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废除安乐死或增设收容所、增加动保员数量都无济于事。

他们称她(简稚澄)为屠夫…我们常受批评,有些人甚至说我们会下地狱,他们说我们嗜杀又残忍。······但人们还是会弃养狗儿,他们有各式各样的理由:狗太凶、狗不够凶,狗太会吠、或是狗吠得不够。

BBC采访简稚澄的同事

零安乐死后,动物去哪了?

根据“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在2016年8、9月的调查,全台一半以上的公立收容所有超量收容问题。特别是早已陆续实现零安乐死目标的台南市与高雄市,因民众更为心安理得地弃养,收容所的超收数量多达200、300只。数量只增不减让工作人员十分焦虑;同时,过度拥挤的笼舍也让动物心理压力倍增,容易打架或是群体感染、甚至死亡。

以前的压力是要把狗安乐死,觉得很无奈,现在的无奈是狗太多。面对这么多狗,晚上真的会睡不着,你不知道这些狗要送去哪里?怎么办?

台南动保处收容组组长洪振凯向《报导者》表示第一线人员的心声

为了纾解收容所动物密度,各地方政府转而采取“精准捕捉”原则,并且想方设法提高认养率。前者是除非流浪狗有攻击或伤害事实,且获得通报人确认,才可进行捕捉,但这也等同于让流浪狗继续在街上游荡,使得第一线人员时常得面对基层民代或民众的抗议电话。

而所谓被提高了的认养率,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量动物被转往同样已经爆满的私人收容所,从数字上看,这些动物都被归类为已被认养。但是,许多这类私人狗场超容后,不仅环境恶劣,也缺乏专业的动物医疗资源,有时动物的遭遇可能比待在收容所更差;此外也曾发生大批犬只在送养过程中被活活闷死的惨剧。

没有资源,如何治本?

事实上,上述方法在专家及动保人士看来,皆不及真正治本的 TNR 方法,即透过诱捕(trap)、结扎(neuter)、原地回置(return)的方式,达到控制流浪狗数量的目的。但动保团体近年也发现,有效的 TNR 的先决条件是以最快速度做到高密度、大规模结扎,以对抗动物繁殖速度。而这必须仰赖充沛的资金人力,对各地区进行流浪动物调查以及结扎计划,但专家指以台湾政府目前的资源配置来看,尚看不出有此决心。

同时,民众随意弃养以及抗拒节育观念的情况,也让第一线人员受挫。即便如今动保法已规定饲主应为宠物绝育,否则得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但相关单位同样因缺乏人力而执法不力,源头管理仍沦为空谈。

1%
根据台湾6直辖市2016年度预算书,动保机关占各地方政府总预算的比例均不到1%。

声音

他们每天都尽力想要把狗送出去,和牠们玩把牠们打扮成可爱的样子,拚命拍照PO网想要送养,但难保隔几天这只狗狗就要安乐死了,这让人很痛苦,而明年开始会演变成看著狗儿痛苦,却不能安乐死,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期徒刑’的狗儿越来越多,从死刑变成无期徒刑,这也许更加折磨。

《第十二夜》导演 Raye谈第一线工作人员

希望这件事能被世人看到,选择用狗安乐死的方法,是要凸显现有台湾动保结构的问题,末端的资源、人力不足,源头管制工作无法做好,流浪狗到了最下游的收容所都是苦难。

桃园市动物保护教育园区园长简稚澄遗书

来源:苹果日报报导者关键评论网自由时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