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辽宁省长承认经济数据曾造假,现正“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挤水分

刊登于 2017-01-18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
辽宁是中国传统重工业基地。

在1月17日的辽宁省人大会议上,于2015年6月上任的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承认辽宁所辖市、县在2011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问题。

陈求发表示,辽宁省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时期因“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含有水分。

人民日报客户端报导指,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至2014年的虚报数据,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其中2014年虚增最高,达23%。个别市县虚增甚至超过一倍,例如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人民币(下同),高出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且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手段多样等特点。⋯⋯除财政数据外,其他经济数据也存在不实的问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引述国家审计署2016年文件

中共中央巡视组曾于2014年3月30日至5月25日对辽宁首次巡视,并在通报中指出“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拉票贿选情况较为普遍”等问题。辽宁省官场此后出现动荡。

在2011至2014年间主政辽宁的省委书记王珉及省长陈政高,目前均已去职。其中王珉在2015年7月调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于2016年3月下台并被通报接受调查;而陈政高在2014年6月调任住房和建设部部长,至今仍然在任。

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辽宁省特大贿选案通过表决,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而被宣布当选无效,占该省全部102名全国人大代表的将近一半;523名涉案的省级人大代表也被罢免,占全部619名省人大代表的84%。另据中纪委1月13日通报,辽宁省财政厅副厅长魏跃晖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而接受调查。

克强指数

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数据造假由来已久,以至于连上级官员都难辨真假。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向到访的美国驻华大使坦言,自己喜欢用三个指标来追踪辽宁的经济动向:全省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2010年,《经济学人》杂志将其命名为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并介绍比中国官方的GDP数字更能真实的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端传媒整理)

根据2015年初的统计结果,2014年辽宁省 GDP 总量为28626.58亿元,在31个省市中排名第7,落后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河北。然而即便存在虚报,同年辽宁省 GDP 的增速也仅为5.8%,在31个省市中排名第29,只领先山西省的4.9%和黑龙江省的5.6%;新疆、西藏、贵州、天津的 GDP 增速则均达到10%或以上。

2015年,辽宁省财政收入增幅出现两位数下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下跌了60%至70%。陈求发在报告中表示,“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报导引述一位长期研究辽宁经济的省政府部门负责人称:“这个正增长是在连续两年挤水分基础上实现的,来之不易。现在可以说,辽宁的 GDP、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数据,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水分。”不过亦有质疑声音提出,辽宁省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曝光了,别的省就干净吗?

声音

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而且欠下了近万亿元的巨额债务,辽宁现在不是在平地起楼,而是在坑底爬坡。

辽宁一位地级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吹牛也要上税”,在分税制体制下,财政收入虚增的税收数额,也要按比例向中央和省上缴。前几年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百姓没有得到好处不说,相当于平均每人要多交税收1000元!

媒体人@王星WX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第一财经中央纪委监察部人民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