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大稻埕进化论:百年商人文化如何传承、如何创新?

处在经济与文化、开发与保存的两端,身为这几年台北最热门的街区,大稻埕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端传媒记者 王维玲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7-01-05

台湾胶彩画大师郭雪湖著名作品〈南街殷赈〉局部图,将30年代大稻埕的繁华景观展现无遗。
台湾胶彩画大师郭雪湖著名作品〈南街殷赈〉局部图,将30年代大稻埕的繁华景观展现无遗。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对大稻埕的第一印象,始终停留在农历年前熙嚷嘈杂的年货大街,或是充满着中药、南北货的传统商家。经过数十年的沉寂,大稻埕再次频繁出现在报章杂志上,是由周奕成领军的世代文化创业群在迪化街地标“屈臣氏大药房”开设小艺埕,紧接着在2012年创立的民艺埕,接连引入新型态的书店、茶馆、咖啡厅、手作、民艺、选品等风格小店,吸引许多年轻族群与外国观光客前来。

至今,风格创业者入驻大稻埕的风潮仍剧烈涌动,尚未平息。随着捷运大桥头站的通车,再加上迪化街靠民权西路端的老屋陆续整修完成,原本集中于永乐市场端的各式风格商店也开始逐渐向北迁移,过去以住家为主的迪化街北段出现愈来愈多餐饮、咖啡、创意小店。

新驻的商家就像新鲜的血液,为旧有的街区带来旺盛的创新活力。当我在采访台北城市散步创办人邱翊时,他冷不防抛出一个问题:“采访了这么多店家,你认为大稻埕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我的脑海中空白了几秒,文化、历史、传统几个字眼一闪而过,但是五代世居大稻埕的邱翊给的答案却出乎意料的简单:“大稻埕很简单,就是商人的文化。”

贸易,一直是大稻埕得以延续百年繁华的命脉,从清末到日治初期,大稻埕以南北杂货、茶叶出口为主,进入日治中期, 米业、布匹、中药等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而在二战过后,1950年代台湾纺织业兴起,永乐市场一带成为全台最大的布料批发中心,直至今日,迪化街周围仍是许多纺织企业的营运总部,在不同时期产业的兴衰更迭中,大稻埕发展出藏锋存本、代代相传的商道文化。

新旧商家的合纵连横

即使随着制造业外移、城市开发重心东移,大稻埕已失去过去全台政经文化的中心位置,但是多年来累积的雄厚商业实力与文化精神从未消失,经历一波波时代变迁的浪潮,无数殷实的商家仍生气蓬勃地在这里经营运作,而近几年进驻的风格餐厅、咖啡店、创意商店等小资本创业者则为大稻埕带来了新的刺激与想像。

理解大稻埕的历史及产业发展脉络之后,再回头思考近年来新型态创意商家纷纷前往大稻埕落脚的现象,与其说大稻埕需要活化、再生,不如说新旧产业与商业型态的商家在彼此往来、合作、激荡的过程中,不只为街区注入新的活力,也逐渐形成新的产业聚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这个古老街区持续散发出新的样貌与魅力。

在大稻埕商圈中,新旧产业不必然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根据世代文化创业群执行长周奕成观察,不同世代及业态的商家正透过日常的商业交易,逐渐形成跨世代的互利合作模式。

对于风格创业者而言,落脚大稻埕的诱因除了可负担的租金之外,这里也为创业者提供丰沛的资源。例如永乐市场的布料及周围延平北路的饰品、材料店,持续吸引服装设计相关工作者进驻于此,其中,主打台湾设计师印花布及生活杂货的印花乐可说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印花乐大稻埕本店。
印花乐大稻埕本店。

印花乐公司与首家直营店皆位于迪化街,目前在全台拥有四间直营店与多家百货专柜通路,就连日本、香港也有销售据点,而印花乐选择落脚迪化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里邻近全台最大的布料集散中心永乐市场,周围聚集了布料及纺织相关的上中下游产业,对布料的知识掌握到人脉的连结,都是宝贵的资源。

过去迪化街是全台最重要的物资流通集散地,对于咖啡馆、餐厅及酒吧而言,就近在迪化商圈采购南北货及生活用品不但更能确保品质,也是创造差异化的亮点。

例如座落于“青草街”民乐街的酒吧乐花园便向附近的南北杂货店及中药行采购茶梅、洛神花、桂花酿等原料调制风味调酒;而另一家啤酒吧Mikkeller 所提供的点心,从肉纸、起士蛋糕到近来推出的刈包,大多也都是向附近传统商家采购而来,这种商业合作往来在当地非常普遍。

而对于在地传统商家而言,这种合作不只为店内带来新的订单,也可能带来新的客源。周奕成以民艺埕二楼的南街得意茶馆为例,店内采用的部分茶品与当地百年茶行林华泰合作,“有些客人想要买大包装的茶叶,我们会介绍客人可以直接过去林华泰买,而林华泰店内没有可供歇脚品茶的空间,店员也会介绍客人过来喝茶,这也是一种互补的合作模式。”

周奕成认为,商家之间的交易往来是大稻埕最重要,也最扎实的关系,“这边的人都很务实,也没有很多时间串门子,做生意其实才是最容易了解对方的方式。”透过做生意,可以观察到对方付款是否准时、卖的东西实不实在,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也逐渐被建立。

创业者的残酷舞台

150年来,来自各地的创业者前仆后继地前往大稻埕,光是在短短800公尺的迪化街上,就聚集了上百家性质类似的南北货商店、中药行及布商,有人眼光精准,抓准时机而获得巨大财富,一跃成为仕绅阶级,还能将金字招牌代代传承下去;同时间却也有许多实力不够坚实、时运不济的经营者黯然离去。

大稻埕内有许多中药与南北货批发商店,一般民众也会到这来采买,特别是过年期间。
大稻埕内有许多中药与南北货批发商店,一般民众也会到这来采买,特别是过年期间。

不论是百年前或是现在,在大稻埕做生意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稻埕是诱惑创业者的残酷舞台。”邱翊认为,老街新创、老屋活化的热潮吸引了许多对大稻埕怀抱着美好想像的创业者前来,尽管在初期获得诸多媒体曝光及注目,“但是要在这边生存没有这么容易,很多小店最后都收掉了,我听过刚进来宣称『打死都不离开』的店,现在已经不见了,也有餐厅开了两年赔了一千万,最后只能转售。”

周间与周末之间巨大的人潮落差,是多数新驻商家无法生存下去的原因之一,现在能够在大稻埕持续营运,甚至拓展分店的商家,都是能够主动创造人潮,以及吸引在地客群的佼佼者。

以艺埕系列为例,目前的消费客群除了国内外游客、30多个创业团队的粉丝之外,还包含许多在地邻居,“尤其是老一辈的企业老板,或是有国外居住经验的后代都喜欢带朋友来,让他们觉得这里也有很不错的地方,很有面子。”周奕成笑着说。

这三年来,随着大稻埕文创的名号被频繁聚焦报导,也吸引愈来愈多连锁品牌前来创置形象店,店面空间需求与供给皆不断增加,愈来愈多房仲业者在此活动,最为繁荣的迪化街南街、中街一带的租金也不断上涨,为小资本经营的工作室及小店带来隐忧。不过随着商业挑战与竞争日益激烈,也迫使目前仍存活的店家及新进驻的店家必须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上精益求精,发展出更加成熟的营运方式及差异化的价值。

“这边店租其实没有大家想得便宜,我们来之前也评估很久,在品牌形象与话题性的考量之下,我们认为只要不赔,就值得在这里做。”Mikkeller台湾负责人林幼航半开玩笑地说,“否则在这边开店,心脏要够大。”

面对大稻埕的转变与发展,林幼航乐观以待,“毕竟这一区还不成气候,还需要更多人进来将点串成面。”矛盾的是,商圈发展带来的人流与金流,也可能会让大稻埕逐渐失去现有的样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怕以后人多、杂了,味道就不对了。”

“大稻埕商圈一定会繁荣,只是未来会走向哪个方向?”周奕成认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大稻埕可能会走向租金飙涨、商圈毁坏的方向,“我们没办法浪漫地期待每个屋主都会因为认同我们的理念,不随便涨租,长远看来,需要一种合作经济的创新模式。”

周奕成提出“街区公司”的概念,希望以合作取代对抗,邀集主要利害相关者入股,由屋主、在地企业家、世业群及新创事业家组成利益共同体,集众人之力来治理主导街区,当屋主也成为股东,一旦街区繁荣,屋主也能享受获利,不见得要以涨租作为手段。

“有些屋主有意向,但还有点犹疑,我正在寻找带头的投资者,希望说服老一代的企业家,以社会企业的心态加入。”虽然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落差,但周奕成仍试图将这个创新的商业模式付诸实践,召集具有共同愿景的投资股东,让街区得以永续经营,朝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开发与保存的两端

租金上涨,只是眼前大稻埕所面临的短期问题,更为严峻的危机,则是在地传统产业断层及许多传统老店纷纷走向凋零,这些现象并非只存在于大稻埕,而是与整个社会产业结构转型、现代生活方式转变有关。

当人们不再吃中药,许多传统中药行纷纷关闭,以批发为主的迪化街中药行出货量自然减少。
当人们不再吃中药,许多传统中药行纷纷关闭,以批发为主的迪化街中药行出货量自然减少。

2014年,邱翊曾策划《大稻埕的100个微笑》纪录片暨展览计划,访问了农具工厂、中药店、糕饼铺、旗袍师傅等70位在地商家及居民,不只记录新驻店家进驻传统街区的影响,也呈现传统产业如何调适与转型。

“当初做纪录片与展览是怕这些老店消失得很快,希望可以帮他们做些什么。”但是实际进行后,邱翊发现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大稻埕有许多因应过去产业需求而发展的商家,像是农具行,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而失去需求,硬是留下来也只是变成文化标本,我们能做的,就是将他们记录下来。”

当人们不再吃中药,许多传统中药行纷纷关闭,以批发为主的迪化街中药行出货量自然减少,南北货行则是被量贩店与网路购物所取代 。人才断层则是另一个与产业结构转变环环相扣的问题,许多老店走入历史,不只见得是因为经营不善,也可能是因为后代不愿意接手。虽然相较于其他地区,目前迪化街后代接班的比例不算低,邱翊说,这些看似并不光鲜亮丽的老店还是有能力支撑几好几个家庭,但再过10年、20年,也许仍会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

“未来这里会愈来愈观光化,到有一天我们都不会想住在这里,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做些什么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邱翊理性地说,很多人惋惜大稻埕独特的文化即将消失,但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猎奇心态?“我们在这边生活,这些商业模式都存在很久了,并不是大稻埕所独有的,应该说老台北人就是这样生活的。”

在都市更新与发展的浪潮中,70年代的“万大计划”将万华与大龙峒的老街、历史与生活社群全面破坏,当时大稻埕原本也要实施变更迪化街计划宽度案,但是在有心人士的奔走下,迪化街得以暂时保存,而在2000年公告实施的大稻埕都市计划案中,迪化街两侧华美的建筑立面得以被保存下来,大稻埕的产业也延续至今。

但是在过去的都市计划中,对于产业活化或转型方面并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街区的灵魂不只在于建物,而是代代生活在此的商家及居民。近来政府正积极推动在大稻埕设立“民宿专区”的法案,希望修改民宿管理办法,让大稻埕的历史建物可依法放宽变成民宿,邱翊担忧将让全台北的民宿业者涌入大稻埕,“我们不是反对,只是希望可以推动总量管制,否则会对当地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经济与文化、开发与保存的两端, 不同利害关系方皆有自己的考量,“目前大稻埕正面临另一波都市化的浪潮,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它不要发生得那么快。”而邱翊选择的方式,便是透过“台北城市散步”推动地在深度导览,让大家看到大稻埕最根本的模样,“唯有先认识大稻埕的灵魂,读懂了历史,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出最合适的创新。”

让更多深具特色的传统商家重新被看见,是大稻埕免费地区刊物《稻相报TÀU SIO PO》的初衷。
让更多深具特色的传统商家重新被看见,是大稻埕免费地区刊物《稻相报TÀU SIO PO》的初衷。

老店的转型与创新

随着大稻埕街区氛围的转变,以及年轻接班人的努力之下,有些传统商家也开始积极转型,不论是更新店面装潢与商品陈设方式,或是调整经营方式,在原本的批发之外,增加网路宅配的选择,也有些商家致力于推动品牌,以现代化的方式诉说历史悠久的品牌故事,将通路拓展至百货及文创园区。

但是在这些转型的亮点之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让更多深具特色的传统商家重新被看见,甚至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投入? 2016年创刊的大稻埕免费地区刊物《稻相报TÀU SIO PO》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稻相报》取其台语谐音“逗相报”,策划者林佳仪与吴胜文皆是在地人,吴胜文说,过去许多对于大稻埕传统产业的报导,常以夕阳产业或是文化橱窗的角度呈现,“为什么大家每次都把大稻埕拍得破破的?店家老板为什么不能当主角,让大家看看他们平常的生活在做什么?”

本业其实是设计师的两人在工作之余,自费筹划及印制这份刊物,以动人的摄影与充满情感的文字诉说这些店家及老板的故事。目前发行至第六期,过去曾报导过西服订制、大稻埕戏院、中药行、刷具店、独立书店及老棉成灯笼店,“我们不是要帮这些商家做品牌转型,只是想将这些消失很可惜的东西记录下来,也许也会让更多年轻人注意到这些传统的行业,进而愿意来大稻埕工作。”

他们认为,大稻埕很多店家其实都还有潜力,也有心想要创新,只是被时代所局限。例如在长安西路已营业近70年的三芳刷具行,过去纺织业兴盛时,需要庞大的刷具理布,但老板娘仍在思考如何因应现代需求发展出新的产品,店内也有因应咖啡馆风潮而生的清理道具,“只是老板娘不了解这个产业,目前只能做很简单的产品,需要有人帮助她去了解这个产业的状况与需求。”吴胜文说。

而三芳刷具行目前也面临接班问题,老板娘的侄子目前在工厂实习,先学习怎么制做刷具,才能经营店面,在采访时,老板娘也提到侄子其实不想接手,但是当林佳仪将印刷完成的刊物送过去时,这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眼睛亮了起来,“他原本觉得这份工作很枯燥,无法想像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但是透过我们的报导,他发现这个工作其实也能上得了台面。”在这个瞬间,林佳仪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看似传统守旧的大稻埕,骨子里其实埋藏着创新的火种,面对时代洪流不间断地冲刷淘洗,大稻埕却总能吸引到一群拥有冒险精神的创业者前来在此落地生根,或许这正是大稻埕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