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王俊评:普京访安倍,如何牵动东北亚地缘均势?

安倍与普京最重要的任务,仍是克服彼此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日本。

刊登于 2016-12-29

2016年12月16日,日本东京,首相安倍晋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
2016年12月16日,日本东京,首相安倍晋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

夏威夷当地时间2016年12月27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欧巴马)一同出席美国海军位于珍珠港的“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The USS Arizona Memorial)的祭奠仪式,悼念当年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受日军攻击的战殁者。这是继1950年代吉田茂、鸠山一郎、岸信介三位首相之后,现任日本首相再度踏足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地。

安倍希望借此向即将交接的新旧美国政府,传递强化美日同盟的讯息——特别是因为特朗普(川普)在竞选时曾批评奥巴马,在2016年5月七国集团(G7)峰会访问广岛时没有谈论珍珠港事件;考量到特朗普政权即将就任,日方有必要面对美国内部以珍珠港事件为核心的反日情绪。

不过,为了避免触怒日本右翼,官方将安倍这次的访问定调为“和解”而非“道歉”。因此安倍在演说中也没有提到“谢罪”,仅表示美国在战后的宽容促成了美日“和解”,并强调绝对不再重蹈战争的覆辙。

普京访日,领土议题依然强势

日本方面声称:安倍前往珍珠港访问早有计划,并非针对奥巴马访问广岛的“回礼”。不过,在访问珍珠港之前,安倍刚在15、16两日,在日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普丁)举行双边领袖对谈。外界一般认为日本希望借着这次会谈,解决与俄罗斯之间已长达71年的北方四岛领土争端。

尽管这是普京时隔11年再度访问日本,然而普京在会谈上的态度,延续过去数月俄国高层(包括其本人在内)所展现的强势,丝毫没有在领土争端中显露接受日本“四岛返还”要求的可能。双方仅同意为了在北方四岛实施“共同经济活动”,准备在当地设立“特别制度”,以及日本企业将投资三千亿日元,于68个囊括医疗、能源等领域在内的俄罗斯项目。此外,日本也会加入俄国在北极海的天然气田开发。但经济合作文件并无具体内容,大多仅止于备忘录性质,接下来如何发展仍是未知数。

会谈结束后,双方在普京的要求下,也没有发布联合声明。普京既没有在领土问题妥协,又取得日本在经济合作的让步,显然是外交大胜利。

其实,普京想改善日俄关系的原意,不过就是为了挽救遭西方制裁与国际油价低迷双重打击、江河日下的俄罗斯经济,以及利用日俄关系的改善分裂美日同盟,让美国无法全力对付俄国。但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本身就有意改善美俄关系,加上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在11月30日达成八年来的首次减产协议,致国际油价明显反弹回升,让俄罗斯的两大动机已经不存在。加上普京也要着眼2018年的总统大选,内外因素相加让俄国强硬派得势,在领土问题上越显强硬。

然而,日本官方此前曾营造普京可能在领土问题让步的气氛,造成国民高度期待,因此会谈结束后的民调显示,有54.3%的日本人对会谈抱持负面观感,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也下跌5.9%。为此日方有分析认为,安倍政权试图以外交弥补其在经济的挫败,因着日俄会谈失利,必须在访美一事取得成功。

日俄和平条约,战后的一大步

不过,日俄领袖会谈真的失利吗?特朗普当选,是否反而压缩日俄关系改善的空间?事实上,从安倍及普京的发言来看,日俄签署正式“结束二战战争状态”的和平条约——而非北方四岛议题本身——才是两人这次会谈重点。而双方都正在向对方的立场接近,特别是安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

在15日晚间的记者会上,安倍透露与普京的会谈集中在和平条约。继而在16日下午的联合记者会上,安倍又正式宣示:“必须用我们的手,给日俄之间没有和平条约的异常状态画上句号”,并指出他与普京都认识到,共同经济活动是为了最终签订和平条约而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了终结日本舆论认为,俄罗斯只想拿经济好处的疑虑,普京在联合记者会上也强调,日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缔结和平条约。

根据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若两国最终签署和约,俄国必须把四岛中的齿舞群岛和色丹岛交还日本。这两岛的面积与国后、择捉两个大岛完全不成比例,但仍是俄国的妥协。一般外界对四岛军事重要性的理解,通常只看到国后岛与择捉岛之间的“国后水道”(叶卡捷琳娜海峡),以及择捉岛与其北方的得抚岛之间的“择捉水道”(弗里海峡斯),是连接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的不冻海峡,对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特别是潜舰部队)进出太平洋非常重要。但大家很少注意到,即使日本仅拿回色丹与齿舞群岛,由于色丹岛就在国后水道外,仍然能够对俄国构成一定程度的地理封锁意义。

所以,本次会谈对双方来说都迈进一大步,都有妥协之处,当然无可否认,日本的妥协程度要比俄国更大,这也是安倍基于制衡中国的大战略思维,而不得不接受的必然结果。

安倍晋三,重塑日本地缘角色

安倍是冷战结束以来,罕见想要积极重塑日本在世界地缘政治角色的政治人物。面对当代的中国崛起在海陆双向扩张的影响力,安倍表现出与冷战以来,与其他日本首相极为不同的积极态度,与主动出击的作为——包括强化美日同盟、追求日俄和解,以及在东南亚与中国的“一带一路”竞争。

其中,作为日本在亚太的战略支柱的“美日同盟”是安倍的首要重心。安倍自2012年第二次担任首相以来,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九次正式会谈;在2015年8月的终战70周年演说更强调紧抱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明显与中国划清界线,同时利用奥巴马政府的再平衡(rebalancing)战略提升日本地位。本次安倍访问珍珠港并与奥巴马举行最后一次会谈时,也论及刚于12月25日进入西太平洋的中国海军辽宁号航空母舰编队,同时达成未来美日将加强与印度、澳大利亚的战略合作,维护印度洋及太平洋的航行自由的共识。

另一方面,安倍也想要主动出击拆掉中俄联合的态势。希望如果日俄之间的领土纠纷得到化解,双方即使不能针对中国形成战略合作,也能让俄方在中日纷争保持中立,牵制中国对日本的压力。这方面对中国的潜在威胁,可能比美日同盟还要大。

从历史来看,俄罗斯自19世纪中叶开始加强在东亚扩张以来,几乎不曾有过与日本结盟的纪录,但日俄之间只要接近或出现合作态势,对中国的杀伤力,就远远超过日本与其他西方大国的联合:1907至1915年之间日俄缔结四次秘密协定,瓜分中国东北与内蒙古的势力范围,并联合抵抗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1941年的日苏中立条约更直接切断苏联对中华民国的援助,在当时苏联是唯一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大国,如非同年12月爆发珍珠港事件,中日战争结果实难逆料。

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但日俄接近甚至合作,代表中国在冷战结束以来,长期倚赖的战略“大后方”出现动摇,其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确实很可能比在西太平洋边缘区对峙的美日同盟严重得多。

普京的可能底线

普京是前苏联时代以来,第一个承认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有效且必须予以执行的俄国领导人,2009年,时任俄国总统的梅德维洁夫(Dmitry Medvedev)也曾说,该宣言是日俄两国解决领土问题的唯一法律根据,因此,俄国的底线或许就是签定和约后交还两岛。

这当然抵触了日本官方数十年来秉持的“四岛返还论”,但是也将冲撞俄国内部认为“一个都不能给”的民族主义气氛。俄国政界当不会忘记,2004年中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时,中国只不过从俄国手中拿回三百多平方公里微不足道的土地,普京就被政敌指责“卖国”的往事。因此,普京等领导人在提到北方四岛问题的最终解决时,言必称日苏联合宣言,这至少能让他们在国内受到的指责减到最低。

而普京宣示要缔结和约,除了希望以此作为诱饵,吸引日本来打破西方的经济制裁外,也是著眼于一旦日俄之间的龃龉消失,俄国就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立场,不需要处处迁就中国。

有趣的是,普京在访日行前,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拿中俄关系举例,表示两国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密切合作,就是因为已经建立了高度互信。这并不是普京第一次拿中俄关系来为日俄关系作类比,与其说是刺激日本,不如说是向安倍传递“必须在领土问题相互妥协,而且一定要采取对俄国有利的方式,才能改善日俄关系、缔结和约”的讯息。

中国在1991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国界东段协定》时根据的边界基础,是《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向来被中国视为俄国侵略证据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永远失去对1689年《尼布楚条约》以来所丧失的“外东北”领土的主权主张。但其换来的,是双方尔后数十年的政治互信基础。

普京一再以中俄关系为例,等于在强调:如果日俄也想建立这样的互信,在领土问题上必须按照中俄模式。而俄方部分高层在普京访问前,否定北方四岛存在领土争端,也形同从旁暗示:若不愿接受俄方的条件,连两岛也免谈。

有鉴于此,安倍心里很可能早已决定,要接受俄国以和平条约为基础的条件,并且也察觉普京的意向,所以在本次会谈中把重点置于和约的缔结,完全不提四岛的主权归属,只与俄方讨论如何实现原岛民自由访问故里、扫墓等次要问题。同时接受俄方以经济合作推动政治互信的建议。而他之所以下这样的决定,除了中国因素之外,还有未来的特朗普政权的不确定性。

北方四岛,涉及美日安保

特朗普当选,虽然似乎可能因为美俄关系改善,同时给予日俄关系改善助力;但俄国内部的强硬派,也可能因为期待特朗普而放弃接近日本。何况美国外交政策是否完全转向亲俄,绝非特朗普一人说了算,未来路线仍有变数。无论如何,能在美国态度出现变化前先定下日俄关系的大方针,未尝不是好事。总是必须先跨出第一步,才有后续第二步的可能。

跨这一步前,安倍心里应该也很清楚,19世纪以来日俄关系在历史上,只要涉及领土问题从来都不是日本占上风。就算1905年日俄战争,也只让俄罗斯割了半个库页岛;即便苏联解体时,也未能使俄国松动在北方四岛问题的立场,这次会接受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但日本仍须抓住这次机会与俄国妥协,否则未来很可能再也没有这种机遇。

妥协,不仅在于最终能拿几个岛回来,也包括可能需要降低与美国的战略合作程度,并且容许俄方在千岛群岛周边海域享有防御优势。北方四岛不仅牵涉到双方史观、民族主义等内部情绪,也涉及倘若返还给日本后,是否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的问题。即使日本最后仅拿回齿舞及色丹,只要该两岛适用美日安保,依然能对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构成相当程度的地理封锁及威胁。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曾在2016年3月曾宣布,将于年内在千岛群岛部署包含反舰与反弹道飞弹在内的海岸防卫系统,此后俄国太平洋舰队在11月22日宣称,已于择捉岛及国后岛部署反舰飞弹系统,引起日本关注,认为俄方正在加强控制四岛。俄方随后表示并非针对日本,不过针对谁其实已昭然若揭。

虽然亲俄的特朗普当选,但俄国也不敢真心相信,他足以彻底改变美国的传统反俄势力,因此该做的还是要做。特别是太平洋舰队并非普京在2014公布的新海洋战略重点,舰队更新速度比不上欧洲的另外三支舰队,必须仰赖陆基防御系统来增强防御力量。

随同普京访日的俄国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就说,普京在15日的会谈中向安倍表达,俄罗斯认为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程度,与防范朝鲜核武的理由完全不成比例。据他转述,在本次会谈,日方开始比较能理解俄国在这方面的担忧。或许正因如此,安倍同意普京在五月间提出的,重启2014乌克兰危机以来中断的,双边外长与防长的“2+2会谈”。然而,“理解”不等同于“接受”,如果日本同意四岛不适用美日安保,必然影响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危及日本的战略基础。因此美日安保对四岛的适用,将来很可能取代和约缔结,成为日俄双方摩擦的根源。

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美、中等两大国,并不希望日俄两国顺利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但外在环境并非双方解决该议题的关键;安倍与普京最重要的任务,仍是克服彼此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日本。这也涉及日本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根本问题,唯有对此做出改变,日本才能成为亚太真正的地缘政治角色。

(王俊评,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博士,专长为海洋战略、国际关系、地缘政治。著有《和谐世界与亚太权力平衡》)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