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全球野生动物数量40年来锐减近6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

刊登于 2016-10-28

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全球的野生动物数量,到二零二零年会较五十年前减少三分二。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指,全球脊椎动物数量在2012年较1970年代减少了58%。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共同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6》显示,由于人类的生活模式等因素影响,自1970年代至2012年,全球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数量已经减少了58%;预计到2020年更将减少超过三分之二(较1970年)。

地球生命力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期,旨在评估地球上脊椎动物的生命状态。研究人员选取了涵盖3700种野生动物的数据,约占全球脊椎动物总量的6%,而后分析了从1970年代以来这些物种的数量变化情况。2014年的报告曾显示,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在当时已经减少了一半。

最新报告指,野生动物之所以锐减,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因素导致,包括栖息地减少、野生动物贸易、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其中产生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的农业和伐木活动,数据显示,目前地球上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发,仅有15%的土地为自然保护区域。与此同时,过量的捕鱼和狩猎活动也已经导致超过300种哺乳动物灭绝。

此外,环境污染问题亦不容小觑。报告指出,欧洲海域的虎鲸和海豚便长期受到工业污染的危害;东南亚的秃鹫也由于会吃注射过消炎药的牛的尸体,在过去20年数量大大减少。

我希望大家不要在绝境中投降,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感到绝望了,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世界自然基金会科学与政策部门主任 Mike Barrett

世界自然基金会科学与政策部门主任 Mike Barrett 认为,在主要依靠商业逻辑运行的社会中,可以清晰看到野生动物的数量的确在减少,没有任何借口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下去,“我们知道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我们也知道人类对自然和野生动物数量已经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现在应该开始行动了。”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 Marco Lambertini 也表示,“生物多样性是复杂的生命系统的基础,失去生物多样性,整个自然界和生命支持系统便会崩溃。”研究报告也提出警告,野生动物的流失将会对人类造成影响,“人类正在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构成威胁,包括水和食物的安全问题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虽然野生动物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但也有证据表明,及时采取保育行动还是颇有成效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9月4日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时指出,成年大熊猫在中国的保育行动下,自2004年至2014年增加了17%,已从原先评定的“濒危”(Endangered)等级降低为“易危”(Vulnerable)等级。而在欧洲,长期以来对欧亚猞猁栖息地的保护及控制捕猎,也使其数量从1960年至今增加了5倍。

2
研究人员指出,全球脊椎动物数量平均每年减少2%。

声音

生态系统是同时支持野生动物和人类的。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对抗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的趋势,不仅是为了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世界自然基金会加拿大分部科学、研究和创新部门副主席 James Snider

这份报告里有些数据是妥当的,但也有一些数字非常模糊。

杜克大学保育生态学教授 Stuart Pimm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成立于1961年4月29日(成立时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于1986年易名),其标识是一只大熊猫。世界自然基金会最终目标是制止并最终扭转地球自然环境的加速恶化,并帮助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BBC卫报Motherboard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