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陈杰:中国楼市新狂热,如何起源,有何风险,以何对策?

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一起下行的背景下,前所未有的房价上涨和楼市金融化,会带来哪些风险?

刊登于 2016-10-14

2016年9月25日,云南昆明,市民选看楼盘资料。
2016年9月25日,云南昆明,市民选看楼盘资料。

近来,中国主要大城市的土地和住房市场,都出现严重过热现象,地价和房价的涨幅历史空前。更可怕的是,市场上迷漫传染着狂热的不理性情绪。由此蕴含的系统性金融和宏观经济风险巨大。

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出现前所未有的狂飙,除了长期流动性泛滥与经济突然下行结合在一起而激发的资产荒,也与房地产具有金融放大的功能有关。

在房地产去库存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这轮狂热的房地产投资潮具体是如何诞生的?其风险如何,又有哪些对策可以采取呢?这些问题,要先从当前楼市的增长起源说起。

新一轮的楼市狂热症

2016年中国大城市的土地市场波澜巨大,地价涨幅历史空前。热点市场的土地争夺日渐白热化。

就在8月份,名不见经传的福建房企“融信”在452轮的激烈争夺之后,从19家竞标房企中抢得上海静安区中兴社区地块,总价110亿人民币,楼面价一平方米11万元。如果扣除房企自持部分,实际楼面价折合一平方米12-13万元,溢价率达到139%。而这块地周边的房价,顶级豪宅也最多11万一平方米。融信购地的价格,已经比周边房价高出10-20%。如果要在这个项目盈利,未来售价要至少在15-16万元一平米,相当于一场豪赌。意味著静安中兴社区一平米10万元的高房价,要在未来3年内暴涨50-60%以上。

拿下静安中兴地王的融信公司,其实是一家很小的房企。今年以来,融信拿地已经花了345个亿,而他们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才72亿。就算融信的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2亿开始,在四年之内翻了五倍,仍然只是在去年全国房企中排名35位,与前列的大房企相比,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销售营收都相差悬殊。

一家小房企,八个月拿地花了345亿,而且其中110亿是地价14万元一平米的地块,这是一场疯狂的赌博。钱都是哪里来的?细究起来,这又是一个“莆田系”。融信老板的二哥,是排名27位的房企“正荣”的老板,而大哥是福建“欧系投资集团”总裁,三兄弟都是莆田出来的。“莆田系”或所谓“新闽系”这派新房企的共同特点,是“四高”——高负债、高扩张、高周转、高风险。这些房企融资来源广、资金大、手段多、路子野,还紧密抱团,相互呼应抬轿子。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上,地价高过房价,面粉比面包贵,近一年来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史以来地价单价的前二十几名,全部来自近一年半之内。以几百亿元总价拿地的案例也司空见惯、屡见不鲜。央企华侨城集团今年以来只买了三块地,就花了386亿;另一家央企信达则比融信和华侨城还要凶猛:拿地溢价率最高,拿地最贵,平均单价一平米2.6万元。除此之外的很多其他房企,也都在疯狂拿地,不计成本。

房企在豪赌。然而市场却笃信房企不会做亏本买卖,觉得房企更加聪明、更加预知未来。于是,市场在跟着房企策略走。如果不及时打破这个印象,政府对市场走势,拉都拉不回来。结果就将很危险了。

再看一下住房市场,气氛已经非常狂热,失去理性。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居民,已几乎一致认定大城市房价“一定只涨不跌”,掀起恐慌性购买浪潮,抢房和“日光盘”现象频频出现。这种盲目跟风、无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市场情绪,得以大范围蔓延传染,本身已经十分危险。不少大城市居民,为规避限购,竟然排队离婚再结婚,导致民政局不得不限号离婚。荒诞如斯,都难以形容市场的恐慌。

房价飙升,加剧泡沫风险

如果说中国大城市长期房价可以持续稳健上涨,大家还都可以认同。但深圳、上海的房价近期增长极快,斜率非常陡峭。

可以看到,2014年之后的深圳、2015年之后的上海、2016年的之后北京,房价增长率突然提高,超过历史上所有时期。两年内,深圳房价翻了一倍多,上海在一年内上涨50-80%。

这样的涨幅,即使在这些一线城市也都是历史空前。居于二线城市的合肥、南京、厦门、杭州也都出现前所未有的暴涨。这半年、一年的涨幅,就算从三四年长时段看也非常惊人。反过来说,未来三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增长空间都透支了。资产价格一旦上去,就不能停下来,不能保持停滞,如果没有继续增长的空间,资金一定会套现离场。

地价和房价飙升,可宏观经济还在继续下行。如果宏观经济触底,房地产市场再开始暴涨,可能还容易理解。但宏观经济现在没有触底,就发生房地产市场暴涨,只会进一步加高风险。现在的银行贷款,没能都进入到实体经济。七月份的银行贷款,全部是居民部门贷款,也就是房地产按揭贷款,实体经济贷款为零。而房地产的泡沫化,又对实体经济有很强的挤出效应。

也许有人认为,房地产兴盛,可以拉动投资,可地价暴涨、房价暴涨,房地产投资并没有多少增加。今年1-8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只有5%,并没有实质上拉动产业。

本轮房价暴涨,主要是二手房先带动起来的,只是财富再分配的游戏,没有带动财富增长。就算假设经济复苏在即,地价和房价在经济复苏之前的提前暴涨,也会严重打压经济复苏的可能性——房地产把信贷的血都吸走了,实体经济还如何复苏?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复苏,也会十分乏力,很难达到房地产投资炒作的预期。

如果没有意外好消息,投机炒作出来的房价会非常危险。经济复苏反而可能是房价掉头往下的时候。投机资金会在那时高位套现,出逃到股市、汇市或其他资产池里去。而当前高价还去接盘楼市的人和企业,将面临非常高的风险。

而期待房价上涨后,还可以通过政策让房价软着陆来消化房价泡沫,是很不现实的。房价要么继续上涨,要么暴跌收场。前者的可能性伴随经济新常态和经济增速下调,可能性已经很小,后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楼市狂热景象,与日本80年代末的楼市狂飙非常相像,发生像日本1991年地产价格泡沫崩盘、导致经济20多年停滞及负增长那样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资本为何汹涌流向楼市?

如何解释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很多专家用长期基本面因素予以解释。但长期因素是相对平稳的,短期内的市场异动更难理解。在我看来,关键有以下几点:

首先,全球经济下行和股市低迷,加重了资产荒,大量资金短期密集进入楼市,通过房价的自我放大机制引发滚雪球增长。

很多人都提到流动性泛滥,但这是长期现象。而短期内,流动性泛滥如何激增起地价和房价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仅中国经济在下行,全球经济也在下行,中国富裕资金没有出口。去年股灾更加重了资产荒。这一轮的房价上涨,是去年八月份开始的。但其实,去年三月份时,政府就在刺激楼市,楼市却没有起色。

楼市真正火热,是因为股灾。从去年六月份开始,到去年八月份,很多股民心死了,于是掉头,疯狂进入楼市,带来大笔从股市套现获利的资金。而股灾的导火索之后,大量资金短期内密集进入楼市,很容易就形成自我增强的羊群效应。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太坚强了,越跌越没人买,越涨越买,越涨越容易贷款,越容易加杠杆。如果市场预期不被逆转,它就只有不断地放大,放大到有一天实在承受不住为止。

第二,房地产自身是货币创造者和信用发动机,具有金融放大功能。市场上流行一句话:政府长期货币超发,带来流动性过剩,房地产是货币蓄水池,高房价可避免普通日用品的通胀爆发,所以政府乐见或至少不反对房价高涨。但这个推理,忽视了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属性:房地产不能让货币沉淀下来,购买房地产而消耗的储蓄货币,在卖方那里又很快进入流通。尤其当二手房交易在大城市住房销售开始占据主导的时候,更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金融中所谓的货币,通常是指M2,M2的绝大部分是存款,存款又主要是由贷款转化而来。而房地产贷款,正在成为贷款的最主要增量。房价上涨所带来的按揭贷款需求增加,是将购房人未来收入提前预支,是未来信用的释放。今年一到八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8.94万亿元,其中4.08万亿元来自住户部门,主要来自居民住房按揭贷款(约3.6万亿元)。居民住房按揭贷款激增,是吹大当前楼市泡沫的最直接弹药库。而且房价越是高涨,房企和购房者越容易拿到贷款。巨量房地产贷款的产生,刺激货币继续增发、流动性加快泛滥和信用加速扩张,进一步推高资产荒,再加速推高房价。

第三,房价和地价的飙升,与新一轮房地产金融创新,有密切关系。楼市这么好,有大量预售款在,房企的融资靠居民按揭贷款和预付款就已经很充足。现在,即使政府把房地产开发贷款全部关上,也没法阻止楼市。现在是老百姓给房企钱,而房企还可以从信托、发行公司债、增股、资产证券化(ABS)等方式得到钱,花样很多。以公司债为例,近年房地产业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增幅迅猛。2015年房地产业共发行公司债券4122亿元,占公司债比重18.94%。而今年一到七月,发行量增至507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占公司债比重为27.99%。

在需求方面,开发商、中介与银行联合起来,通过首付贷等金融产品借钱给购房人低首付甚至无首付买房,已经相当泛滥。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与消费渠道,太多太新太隐蔽,政府仅仅靠传统的信贷紧缩对策来应对新局面很困难。

必须要指出的是,现在中国的很多金融创新,尤其房地产方面的金融创新,还主要是债权融资。债权融资的特点是对信息不敏感,只要有人去做,债权人会觉得“反正我有低风险的抵押品,我很安全”,往往很胆大,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也很容易就活跃起来。然而在债权融资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金融风险会非常容易静悄悄累计起来,更加容易出现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现在的信托融资、夹层基金之类,都是债权融资。在房价上涨时期,风险完全不会暴露,但一旦房价趋势发生逆转,就会带来雪崩式的金融灾难。

第四,政府的一些政策,让市场产生错误预期。房企、银行和购房者之所以这么胆大冒险,主要是在赌政府一定要救房地产市场。市场已经坚信:中国房地产是有泡沫,但泡沫是“刚性”,难以戳破,因为有政府托底。

然而,房地产去库存,本来应该是房企自身的事,房企应该为自身投资失误买单,服从供需机制的降价,自然会出清市场。但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高调提出去库存,并当成国家经济战略,房企决策可以不受惩罚了,这就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

房企、银行、信托和买房人,现在都产生预期认为:房地产比大工厂还重要,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地产,一个大城市楼市跌了,会有很强的传染性,造成连锁反应,税收、财政、金融体系,全部要受严重影响。现在的房企,正是吃准了政府一定会对房地产刚性托底,才肆无忌惮、有恃无恐炒作地价。甚至越做大可能越安全,因为小开发商可以关门,大的开发商,政府一定会救。给房企融资的金融机构和疯狂抢房的购房人,也都是这样的想法。

最后, 房地产的市场失灵,尤其信息不对称带和公司高管道德风险带来的市场失灵,非常容易放大资产价格泡沫。在楼市中,大家都不知道房价应该是多少,不像一些标准化的产品如石油、钢材、粮食等等,房地产没有标准价格。开发商高价拿一块地,不仅那块地,所有存量土地的地价和所有存量房的价格都马上上扬,边际带动存量,以小博大。

市场参与者盲目相信开发商有信息优势和信息精准化的最大动力。而房企,恰恰是利用市场的这种印象诱导市场走向,相互之间合谋炒作,赌博一把,或者哪怕牺牲一块地的投入,炒高其他项目售价,也是赚钱的。房企内部高管,也存在强烈的道德风险,赌博一把,赚了是自己的业绩,亏了是公司的、股东的,进一步放大赌博性。还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机构评判房企的安全性和信用能力,也主要是看其资产规模和销售额。这样以来。房企就有强烈动力,哪怕短期内亏本拿地,也要加速扩张自己,挤出竞争对手。

面对疯狂楼市,中国政府能如何面对?

要控制楼市,政府已经有必要立即发声,对地价房价暴涨密切关注。要表明反对房地产市场过度炒作的态度,提示市场风险、警告市场泡沫在迅速积蓄。政府再沉默不语,会让市场觉得政府在暗自窃喜、乐见房价和地价暴涨,会更加有恃无恐和疯狂炒作,到后来无法收拾。而政府发声目标要明确,言辞要坚定和具有可置信力,树立来权威性,才有意义。否则市场会反向操作,政府越喊,房价越涨。这方面需要政府立即停止“房地产去库存”的提法。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很高,但政府要下定决心,停止一切楼市救市行为,任何一个城市的楼市都不救,才能树立出权威和政策的可置信度。

其次,市场信息发布应该更加充足,更具权威。政府要让土地与住房的中长期供给基本面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消除房企和中介的市场信息垄断优势。政府可以尽快建立权威的房地产信息发布平台,定期举行公开的市场分析恳谈会。

第三,在央地关系上,应该明确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市场控制考核目标。具体如何调控房地产市场,限购、限贷、加税,增加土地供应、加快工业土地转换、过剩商办房屋空置转换为住宅等,都值得考虑,但都不是适合所有城市的药方。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大、情况复杂,各地差异性很大,很难用统一的政策去治理市场。相反,中央政府应该倒过来,明确一套考核指标体系,让各地政府自己去制定政策,自己去设计和实施。

当前的特殊环境下,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应该突出房价增长率为考核目标体系的中心。比如当年房价增长率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收入增长率的1.5倍,等等。当然,地方政府可能会说:信贷、税收,包括土地指标,都不在地方政府手上,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心也无力,这方面,中央政府需要拿出一整套方案,包括房产税开征与否、如何开征,都交给地方。土地供应机制上,也要给地方政府松绑,给予更多的自由度。银行贷款、信贷与交易环节税收政策上,中央要负起更大责任,但也要要求各地建立自己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最后,对金融创新推进,政府需要慎重,要有保有压。现在的融资创新非常厉害,需要新的对策和新的思路,光提高按揭首付,可能会误伤刚需,也可能还远远不够。对此只能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对于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笔者建议仍然可以推进。因为这是股权融资创新,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但另一方面,对于债权融资创新(包括按揭贷款证券化等等),政府要高度警惕,必要时候暂缓。尤其对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9月23日新近推出的信用违约互换(CDS),要十分谨慎运用,不能大量进入房地产信贷融资市场。这是因为当前市场信用风险已经很高,国内保险机构和担保公司,在风控和偿付能力方面尚不成熟。法律制度、信用风险计量等配套机制也尚不健全。快速推出中国版CDS的基础不够牢固。CDS还会给市场投资者误导,误以为可以避免甚至消除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损失,但CDS只是将市场的风险转移,甚至指数式放大。在美国次贷危机中,CDS的推波助澜是重要的一笔,切不能忘记这个前车之鉴。

(陈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编按:本文最初于10月1日发表在《探索与争鸣》,经作者授权,由《端传媒》编修转载。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