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读书时间

8本书,带你进入平面设计师王志弘的内在世界

211本书籍设计作品,不仅是王志弘个人创作生涯的集结,同时也是16年来台湾书籍设计百花齐放的最好史料。

刊登于 2016-09-20

#读书时间

【编者按】从2000年成立工作室开始,多年来,王志弘以强烈的风格、无可忽视的存在感,成为台湾平面设计/书籍设计界中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向来寡言低调、鲜少受访的他,在这本生涯首部作品集《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中,亲自写下百本书籍设计的发想与构思过程,书中并收录16年间的211本作品,让本书在个人作品集之外,同时也具备了记录台湾书籍设计风格演变的史料意义。

以下作品选自《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获脸谱出版社授权刊出。

1. 裸露空间:《银色的月球》(2008年)

《银色的月球》是王大闳先生的散文集结,主要内容过去虽曾经出版过,但已绝版多时,这一次重新出版,是策划者与出资者耗费了许多心力才得以完成。书名《银色的月球》,主要源自王大闳先生对于外太空的向往,他本人更曾设计过一个非常优雅而很可惜未能实现的“登陆月球纪念碑”,所以大家都有共识,希望以月球做为主题来为这本书命名。

由于是建筑师的散文作品,又以月球为主题来命名,所以设计时,特别对于书籍空间上的定义做了一些思考。我认为书籍封面并不是一个向内包覆的空间,而是一个向外翻转的裸露空间,在这样的概念下,若想要呈现出一个完整宇宙空间,那就必须连三边书口都要有一致色彩,所以决定以全黑的状态,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黑暗太空。而月球以烫银表现,下方另外再补上一个同尺寸的黑色圆型烫金,令银色的月球产生悬空漂浮的作用,并且加强了亮度。

最近因为工作的关系,被问及代表作是什么,我一时不知该举什么例子。不过这本《银色的月球》确实是我获奖最多的作品,它除了是2009年台湾的金蝶奖金奖与入选了2010年东京TDC之外,同时也获得了2010年香港的HKDA葛西薰评审奖与铜奖。其中特别是葛西薰评审奖对我别具意义,除了原本就非常欣赏他的作品之外,在递件之前曾有人问我说有没有特别希望获得什么奖项,当时我回答的就是葛西薰评审奖,没想到颁布奖项时真的如我所愿,这实在令我感到惊奇,因为这样的机率真的不大,实在非常幸运。


2. 直接放弃吧:《海海人生》(2013年)

因为横尾忠则(Yokoo Tadanori)的形象如此巨大、艺术风格鲜明且独特,设计此书封面会让人有种就算想要逃离,但也不知要往哪走的感觉。或许对于文字,我可以捕捉到一些精神,但影像不可能,谁都无法模仿横尾忠则,心想那何不就直接放弃吧,空着也没关系,或许可以像是一个有署名的空白画布那样。我观察过横尾忠则的商业作品,在其中可以理解“横尾忠则”若没那么“横尾忠则”时,所展现出的平面设计思维,其实还是有满入世的部分,并不是一般人心中,那个唯一特定的样貌。文字的旋转与复制手法,时常出现在横尾忠则的作品之中,而T. YOKOO是横尾习惯的签名方式之一,最后我从这里着手。


3. 感到困惑:《决斗写真论》(2013年)

中平卓马(Nakahira Takuma)主张将世界视为世界,物件视为物件,不应该有那么多的个人情绪藏在影像里,我也试着往这样的方向去思考《决斗写真论》的设计,去除掉设计者的痕迹之外,更不可能去回应别人对我可能的期待。而最后的成果,也的确让某些人感到困惑、觉得难以将之归类,因为不知该从何着手,从中找不到特殊的点,对它赞扬或贬抑。《决斗写真论》设计相当具体,具体到你可能会问: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它完全摊在你面前,设计是如此普通,放在平台上,可能一般读者也不会多看一眼,它的存在变得相当理所当然而平凡,也无法回馈给你更多的讯息,就像面对日常生活周遭的景色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也就视而不见,我是借由这样的设计观来呼应中平卓马的写真论。


4. 纸张与布料:《制衣》(2014年)

我从很早期就开始特别在意封面上大面积的色彩是否来自于纸张本身,只要在成本与印制方法都允许的情况下,会尽可能优先选择让纸张发挥自己的色彩,这本《制衣》更不可能是例外,因这是本关于山本耀司(Yamamoto Yohji)的书,材料上更不能马虎,纸张等同于布料一般,而山本耀司最强调的即是布料与剪裁。为了有更特别浓稠的黑色感,特地为这本书商请台湾纸商提早进口日本竹尾纸业这支新的纸张,它质感很好,黑色显得特别的深沉,运用在山本耀司的书上,无论在视觉、触感或是意义上,都显得相当合适。


5. 凝聚与散播:《枕草子》(2015年)

我大约是在1998年时看了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的《枕边禁书》,当时对于片中好几场相当仪式性的文字活动与身体书写画面相当着迷,甚至列印出来贴在墙上欣赏。而电影的英文原名与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Sei Shōnagon)的随笔散文集《枕草子》英文译名相同,导演本人也曾公开谈到这个创作是受到《枕草子》的启发,这是我对《枕草子》最初的认识。

《枕草子》是距今一千年前平安时代的著作,是清少纳言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与随想,取材范围极广,除了四季、自然与宫中各种生活琐事,也透露出她个人的品味喜好。整合了搜集到的资料,我理出这样的概念:“《枕草子》是由极其琐碎的『点』所集结而成的,同时也是透过如此的『细微』才能渗入人的感官之中。”为了表达琐碎的“点”,我制造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圆点,封面上的圆点对于本体“枕草子”三个字而言是双向的,这方向性是思想凝聚成形与力量散播的表现。


6. 血肉化:《东京漂流》(2015年)

在初步阅读《东京漂流》的资料后,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松动的文字板块,与坠落中的日之丸。而我突然产生一个念头,想直接制造一个斜坡,让球体产生滚落的分解动作,或许这个联想跟崩坏的积木结构有些类似。看看书中那些黑暗的日本社会事件,让我想将书本血肉化,并用作者极具爆发力的文字将封面里里外外包裹起来,制造出语言内容紧绷的状态,当读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掀开”书衣、书腰时才会发现这些安排,那黑暗的表层与血肉的内里,让人在感官上因此警觉了起来。


7. 并存与对抗:《看不见的声音,听不到的画》(2016年)

日本当代艺术家大竹伸朗(Ohtake Shinro),2006年在东京都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大竹伸朗 全景 1955–2006”回顾展,这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在世艺术家个展,而这本《看不见的声音,听不到的画》便是大展专书的文字集结,也是台湾首次引进大竹伸朗的著作,让我们一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虽然了解大竹伸朗的创作型态多样,但其中拼贴类型的作品始终是最吸引我的部分,特别是剪贴簿系列。最后决定以艺术家相关的片段资讯,去虚拟了许多文字的碎片拼装完成了这本书的封面,而书背则以仿造的胶带模拟剪贴簿系列创作中常见的断裂书背补修的状态。我用个人最擅长的手法去与这位风格强烈的艺术家和谐并存,这对我来说同时也是一种对抗,为了在已经很小的创作空间中,试着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


8. 情感的触发物:《黄昏的故乡》(2016年)

书名“黄昏的故乡”具有浓浓的台语调,就算对台语创作并不是很熟悉的人,大多也能很自然地将文字与自身过去记忆融合,成为充满时代感的词汇──这是时间赋予语言最原始的力量。从观察平面设计在过去年代里的特征,去回溯捕捉小说的时代感。比如街道上的看板用字、用色,以及各式出版品的细微的特征,皆可能是有意思的表现手法的一部分。过去因为缺乏电脑工具的协助,平面设计完稿或印刷装订的精确度不如现在,但那些无法控制、或是欠缺人为要求的年代,所生产出的印刷品上偶尔可见的失误,放在此时此刻别有一番风味。因此《黄昏的故乡》封面上有些细节是刻意安排的粗糙、简化,还有些愚钝──这些感受在当时的年代是不会有的,但它们已成为每个人成长记忆中细碎的一部分,当我们需要将过去拼凑起来时,总是得依靠许多细微的片段,才能让回忆生动起来。

在《黄昏的故乡》这个例子中,并无心去查找许多资料后,一一经过佐证复刻出一件复制品,而是更期待在过程中从自己的生命经验里去挖掘可能存在的视觉经验,让人再一次回想起“彼时”:曾经放在手上的劣质印刷物、杂货店架上的各类日常物品包装,都可能成为情感的触发物;而触发物上的某些特征,例如错版、位移、色差、扁字等等,这些视觉经验的碎片都是拼凑出完整记忆很细微且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突然出现时,总是能很快将你拉回某个年代,回想起当时的种种。

王志弘

台湾平面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1975年生于台北,1995年私立复兴高级商工职业学校毕业。2000年成立个人工作室,承接包含出版、艺术、建筑、电影、音乐等领域各式平面设计专案。2008与2012年,先后与出版社合作设立Insight、Source书系,以设计、艺术为主题,引介如荒木经惟(Araki Nobuyoshi)、佐藤卓(Satoh Taku)、横尾忠则(Yokoo Tadanori)、中平卓马(Nakahira Takuma)与川久保玲(Kawakubo Rei)等相关之作品。作品六度获台北国际书展金蝶奖之金奖、香港HKDA葛西薰(Kaoru Kasai)评审奖与银奖、韩国坡州出版美术赏(Paju Book Award),东京TDC入选。著有《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