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马杰伟与女儿对谈《绿豆》:没当观众白痴的香港本土剧

《绿豆》来得突然,原来吃得味精汤太多,遇到淡淡的绿豆, 要重新训练味蕾,学习欣赏紧贴生活的味道。

刊登于 2016-07-30

编按:“本土文化认同有如潮汐,点滴的情绪与感知积累而成江河。”研究香港流行文化、大众媒介二十多年的马杰伟教授如是说。

马教授是研究香港本土意识、香港人身份认同变迁的专家,近几年却开始感到追不上香港变化,一度暂搁时评之笔。在本土浪潮渐见汹涌、迎面扑至的今天,马教授应《端传媒》之邀,在“端观点”与学生一同撰写系列文章,漫谈香港本土,从学生切身感受微观本土演变,从港人点滴情绪窥看本土新潮。

电视剧《玛嘉烈与大卫系列 绿豆》。
电视剧《玛嘉烈与大卫系列 绿豆》。

马朗澄:淡淡的《绿豆》,紧贴生活的味道

我很喜欢《绿豆》。

我本来是个美剧迷,中学时看青春剧,迷恋 O.C.One Tree Hill 的男主角。长大后,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爱上在家轻轻松松看处境喜剧, Big Bang Theory2 Broke Girls 总令我笑得人仰马翻。港剧吗?大概只会在脸书专页“Cap图王”接触,偶尔“同朕check吓”(注一),取笑无线(TVB)剧荒诞无稽的情节。几年前,王维基闹了一场电视风波,当时民意强烈支持他,希望催生新电视台,但最后其 HKTV 仍然胎死腹中,无法扭转无线一台独大的局面。ViuTV 今年终于来了,虽说不是万众期待,但刚开台,还是想支持一下。

我承认,ViuTV 开台剧《绿豆》刚启播时,只觉得没什么剧情,主角谈不上美女帅哥,好闷,玩玩手机就熄电视了。到剧集尾声林保怡一场喊戏,“高登巴打们”(高登讨论区的网友)将它推举成“神剧”,我才一口气在两三天“煲晒成锅绿豆”(看完整套《绿豆》),一试爱上。

早前《绿豆》播完大结局,正在考虑要不要投资一点时间看 Game of Thrones 时,岂料《绿豆》曲终人未散!结局篇已过了一个月,ViuTV 又宣布来个剧场版系列。明明劳碌一星期,星期五的晚上想出外 happy hour,结果我还是死死地气(无可奈何地)回家,乖乖跟老爸做沙发薯,等待监制“南方舞厅”把《绿豆》重新端上桌。

我老爸曾自诩是电视迷,我细细个已坐在他腿上跟他翻看《网中人》的录影带,但他却是家中最早离弃电视机的人。几年前即使全城热捧《天与地》,他还是在客厅进进出出,闲时坐下来问我们剧情摘要,没拿出耐性欣赏此神剧。记忆中,家里三个人坐在沙发前看的电视剧,已是1998年启播的《妙手仁心》。

那年我小三,渴望当大人,入纸向老妈子申请迟瞓睇9点半(向母亲申请迟睡看9点半开播的电视剧),奇迹获批。那时觉得,大人讲的道理就是对的;医生是神圣的,救不了病人,压力大会去中环有个叫兰桂坊的地方借酒解愁,喝醉了会吐,要人搀扶带你返屋企(回家)敷热毛巾。大人分两类,心肠好的和坏的,也有好人因为贪名贪利,“转会”入伍做奸人。然后朋友们会问他,“点解你成个人变晒?”(为何你整个人都变了?)

大人的世界好复杂,好多烦恼啊。

过了几年,青春的烦恼仍然是大台剧集那种峰回路转,大上大落。但慢慢长大会发现,原来世界不止分为好人坏人两条队,原来大人的世界,跟公仔箱(电视)的不一样;原来我会质疑妈妈,会拿起耳筒隔开她的老土道理。无线剧,渐渐离开我的生活很远。然后有一天,谈起往事,妈妈跟我道歉,说觉得曾经好心做坏事,某些事处理不好,对我影响深远。原来大人也会做错事,也会道歉。《绿豆》拍得好的地方,就是剧中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正常人,如现实一样。

《绿豆》留白极多,每集半小时,短短的、淡淡的,只用几句小说式对白作结,总是让人反思感情二三事。本来主角之间的拉扯没有著墨太多,当中最悬疑的就是大卫的女友玛嘉烈变心,搭上大卫的旧同学赵子龙。二人“失踪”一夜后,赵子龙突然对玛嘉烈失去兴趣,到底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上周五(7月22日)播这个剧场版的第一集,一个半小时内把故事零碎的片段重新整理,更尝试解开这宗“悬案”,加插从未出现过、赵子龙大骂玛嘉烈高潮戏份,吓窒(吓呆)一众影迷。“这段戏,竟然留待剧场版才播?”星期五看完后跟老爸继续热烈讨论。

赵子龙与玛嘉烈摊牌对几位主角有否影响?当然有啦,玛嘉烈一定记一世。但对于他们几段关系的发展呢?换著是大台(无线),这些冲突应该会被无限放大,《绿豆》偏偏只著迹于冲突引发的涟漪。感情是累积的,赵子龙指控玛嘉烈如此对大卫,任谁介入都可以抢走她的心,真的?不晓得。你问我,若然时光倒流,我妈没做她认为有必要向我致歉的事,我会不会是另一个人,我也不晓得。

我就是喜欢这样的《绿豆》。

跟著导演 FatBall 和 25 的镜头,原来一件事有许多视角。人生的决定,并不是小时候计划大学修什么科,可以谂过度过咁奢侈(可以好好计划那么奢侈);绝大部分的决定,其实都在一念之间,而它引发的涟漪,你又不知会走多远、牵连有多深。

剧集开首,大卫问玛嘉烈,要同居吗?正计划分手的她,被杀个措手不及。她别过面,或许表情看上去不怎样,然而,视点放低一点,原来她双脚从放松,到转身,脚尖微微翘起,绷紧了,才吐出一句“好”。迷上这剧的观众看到这些细节会觉得,这幕的张力让人喘不过气,很想找其他影迷分享。

虽然被捧为神剧,但自问身边要找个知音其实少之又少,闷闷不乐,唯有上网做 CD-ROM(只读不回复的网民)看留言。上 ViuTV 的 facebook fan page,不难察觉,凡是关于《绿豆》的 post 都群情汹涌,影迷吱吱喳喳不停讲,骂的都是过分在意这部剧集的狂迷。对于追加的剧场版,有些粉丝会怕破坏《绿豆》的美好,希望留白不要再把它填满,怕它从美誉中贬至大台水准,肠都挖埋出来讲(说得太白)。你问我剧场版的第一集,会不会影响其神剧地位?喂,真系唔知㖞。(真的不知道)

无线剧乱来、将剧情无限轮回,连90岁的祖母最近也表示要熄电视了,宁愿听收音机,因为观众越看越觉得被人当白痴看待。多元化的欧美电视圈是花花世界,曾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头也不回就离家了,喝著美剧奶水长大感觉很满足。然后一天,《绿豆》来得突然,原来吃得味精汤太多,遇到淡淡的绿豆, 要重新训练味蕾,学习欣赏紧贴生活的味道。现在才知道,我们需要属于我们的港剧,需要能反映本土生活的写照。

(马朗澄,末代八十后,美剧疯狂粉丝)

注一:艺人陈豪曾在无线电视剧《帝女花》饰演崇祯皇帝时,说出这句中英夹杂的对白。

────

马杰伟:本土剧,本应如此!

已经放弃港剧十多年。港剧曾经是本土文化的摇篮,八九十年代,看港剧、谈论港剧,很 Cool。如今,年轻人鄙视港剧,看了也不肯认。不少后生仔后生女,弃港剧追美剧韩剧。ViuTV 开台,我是有期望的,但这个期望不足以催促我追看开台剧《绿豆》。瞄一瞄,画面偏向“惨白”、“淡灰”的艺文色调,不太吸引人去了解剧中人玛嘉烈与大卫的感情拉扯。后来《绿豆》似演化为 Cult(邪典),引来文青热话。不把港剧看在眼内的女儿,竟看得兴奋,强力推介。

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拍拖同居的情怀,早已失去多年。想不到上周 ViuTV 推出从未播出的特别剧场版,于是我家发生了十多年没出现过的“活动”── 一齐睇港剧。今集个半小时的故事,集中在女主角玛嘉烈身上,听说还陆续有来,有两三集之多。删掉的“杂碎”真可编辑成章吗?想不到,首星期这一场,出奇的流畅,连我这个没有看原整版的观众,也看得明白,而且愈看愈有兴趣。久违了的本土电视剧又再出现眼前。

上一代的本土情怀,与港剧关系密切。由1970年代中后期,到八九十年代,时装剧把香港步入现代城市的风貌,化为一个个戏剧性丰富的故事,凝聚了香港有别于大陆的本土认同,《网中人》就是其中一个突出例子。电视剧出现大量现代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也道出了香港人逐渐蜕变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妙手仁心》、《壹号皇庭》展现的中产品味,若要解构之,事后看来,当然有点做作。当年现实中的医生不多去兰桂坊饮 mojito,不少都是老老土土的。但当年的林保怡与陈慧珊,衣著谈吐、饮食习惯,正好配合香港中产化的阶级流动,提供了香港本土文化踏入品味生活的台阶。近年无线剧集不进反退,品味俗套,追不上时代。

本应贴身贴心贴近时代

《绿豆》没有什么抢眼的大动作大冲突。初看没什么,看多两眼就真的与无线剧集有分别。演员演得自然,看过幕后制作人的访问,知道是因为现场演员有足够的沟通与心理准备,而不是流水作业的速战速决。有一场同居男女在沙发旁闲话买楼,谈到谁出钱付首期谁定期供楼,屋主落不落女友的名字、分手之后住所谁属,自然得来还很接地气。香港同居男女会有共鸣,因为买楼是一般港人都朝思暮想的苦事。而这只是小插曲,我相信《绿豆》之所以受文青热爱,其中一定有很多这样融入生活的片段,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看见了港人的所思所感。

我的女儿与她的年轻朋友,看《绿豆》看得开心,开心的原因是,突然间发现香港本土电视剧竟然可以贴身、贴心!我心想,本土剧本应如此!事实上,香港曾经是亚洲的影视文化龙头大哥,一直拍出贴身、贴心、贴近时代的作品;例如《狂潮》、《上海滩》、《网中人》、《义不容情》、《新扎师兄》、《大时代》,均受全球华人爱戴。可惜如今只有一家电视工厂流水式作业地拍摄港剧。

回头说《绿豆》这个剧场版,本身已可以独立成篇──同居女友玛嘉烈暗中喜欢了大卫的老友赵子龙,暧昧关系若隐若现,后来老友借拍拖之名利用玛嘉烈的闺密,再在最后与玛嘉烈对质,批评她对大卫矫情假意。其中大量的心思意念,均在对白之外的眼神与动静交代,丰富又猜不透的心理状态,让观众一步一步投入人物的处境。

大部分电视剧集倾向简化复杂的人性。编导演若没有足够的坚持,以及对观众的信任与尊重,不会敢在电视这个普及媒体中呈现人性的复杂层次。玛嘉烈心事重重,出轨的暧昧感情,变成内心愈来愈大的秘密。要保住秘密又保住关系,唯有轻描淡写编说谎言。这种种复杂情绪与弦外之音,观众会自己揣摩发掘。本土电视剧的文化活力,正在于此:故事、人物、节奏、处境,电视与生活,人物与观众,发生了互相感应的关系。

特别版最后播出一场重头戏,玛嘉烈与赵子龙争执摊牌,听说在拍摄现场的演员与工作人员,都卷入了情绪的漩涡。而这些情绪的能量,透过屏幕,亦能感染观众。多谢幕前幕后如此用心,尤其在香港本土电视剧凋零的今天。

(马杰伟,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专门研究香港次文化以及流行文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