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强推新国安法,大马首相权力空前膨胀

刊登于 2016-07-27

2016年7月21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在吉隆坡演说。
纳吉从09年起开始担任马来西亚首相。

还笼罩在1MDB巨额贪腐案中的马来西亚,原定于7月30日举行要求首相纳吉(Najib Razak)下台的大规模“倒纳吉”示威,却突然迎来一个坏消息:由纳吉力推的新国安法将在8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各界担忧大马国内言论及集会自由将因此进一步收紧,人权及民主状况受威胁,而纳吉则会使用该法来为陷入1MDB贪腐案的自己护航。

新国安法可以被用来反对任何政府不满意的事。

大马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所主管旺赛夫(Wan Saiful)

新国安法全称《2016国家安全委员会法案》(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Bill 2016)。法案规定,由纳吉任主席的大马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拥有将任何区域设定为“禁严区”的权力,在这些区域内,安全部队不用申请搜查令,即可直接以武力搜查、拘捕任何个人。而且首相可以无限期延长禁严时间。

该法案早在2015年12月就已通过,当时在国会下议院经过了将近7小时的马拉松辩论,最终以107票对74票三读通过。纳吉政府称,该法案是为了对抗国内激进伊斯兰势力可能带来的威胁,而并没有违反联邦宪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权。

时隔半年多,纳吉突然宣布法案将于8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此前,大马最高元首曾要求修改法案的部分内容,但新国安法最终却跳过了惯例的最高元首签署步骤,在未经修改的情况下就将直接生效。

大马律师公会、沙捞越辩护律师协会和沙巴律师协会早在1月就对法案表示深切担忧,指法案将会赋予纳吉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巨大的”行政权力。而自2015年7月1MDB丑闻爆出后,大马就已经修订殖民时代留下的煽动法令,将最高刑罚由3年改为20年。以煽动法令和其他严苛法案为依据,大马在过去两年中已经抓捕了50多名批评政府的人士、反对派领袖和记者等,还关闭了大量媒体网站和博客。

基于这样的趋势,大马人权 NGO Suaram 主管 Sevan Doraisamy 认为,新国安法下的全国安全委员会很有可能会被用来镇压任何的公民行动。而大马人权活动人士、律师 Ambiga Sreenevasan 亦指,“政府正在对1MDB和民众对此案的反应感到越来越紧张”。

1MDB基金成立于2009年,由首相纳吉一手推动,纳吉还兼任 1MDB 公司顾问委员会主席。去年7月,华尔街日报率先爆出来自1MDB的6.81亿美元被转入纳吉的私人账户,引起大马政坛震动,包括美国、新加坡、瑞士、卢森堡在内的6国随后对此展开调查。瑞士司法部门在去年9月就已冻结1MDB在瑞士银行的账户以配合调查,今年4月,新加坡金管局关闭了涉案的新加坡瑞意银行(BSI Bank)并处以巨额罚款。7月20日,美国司法部指控纳吉的亲信与继子等非法挪用1MDB逾35亿美元,并提请没收其中透过美国的银行系统洗钱的10亿美元资产,其中还包括电影《华尔街之狼》的版权费。

丑闻爆出后,大马民间团体“净选盟”(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曾在去年8月29日发起“净选盟4.0”大型集会,要求纳吉下台。集会在首都吉隆坡等3座城市同步进行,净选盟称有20万人出席集会。净选盟原本计划今年7月30日再举行一次类似的“倒纳吉”集会,而支持纳吉的“红衫”集会则指要在同日进行针锋相对的撑纳吉集会。由于新国安法的实施日期是8月1日,因此“净选盟”这次集会应仍然合法,但大马警察总监 Khalid Abu Bakar 25日已表示他不会允许这次集会发生。

声音

现在我们知道马来西亚独裁之路会怎么走了。

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去年12月法案通过时

国家安全法无非就是试图让所有针对纳吉政府,尤其是纳吉本人的批评噤声。

马来西亚国会反对党议员 Azmin Ali

在国家最需要公民站出来的时候,我拒绝用沉默喂养贪污、暴政与无知。

“净选盟”委员会成员黄进发,在去年8月“倒纳吉”集会上说

1MDB 公司7亿美元贪腐案

2015年7月3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指马来西亚政府约7亿美元公款流入总理纳吉的银行账户。7月7日,《华尔街日报》公开9份文件,详细记录了 1MDB 的7亿美元资金如何流入纳吉私人银行户头。当天,马国总检察长阿都干尼、国家银行总裁洁蒂、全国警察总长卡立阿布巴卡和反贪污委员会主席阿布卡欣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已经在7月6日下令冻结6个银行户口。不过,纳吉称款项只是政治捐献。1月26日,马来西亚检察总长Mohamed Apandi Ali发表声明称经调查该笔资金来自沙特阿拉伯王室的捐赠,不涉及贪腐和其他犯罪行为,并宣布结案。(资料来自网络)

来源:路透社MalayMailOnlineChannel News Asia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