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过度抽取地下水,北京每一年都在下沉

刊登于 2016-07-01

中国北京每年下沉11厘米。
由于抽取地下水,自2003年至2011年间,北京市中心地区地表每年平均下沉1厘米。

环境问题严重的中国首都北京,除了天上的雾霾外,还面临着地下的问题:由于常年过度抽取地下水,北京的地面正在以每年最多11厘米的速度下沉。

在“南水北调”工程(详见端百科)之前,作为全球最大缺水城市之一的北京,一直都是通过抽取地下水来供给2170万常驻人口(北京市统计局2015年数据)。然而,从1999年开始,北京每年超采(即开采量大于补给量)约5亿立方米地下水,加剧了土地下沉和变形,使得地铁、高铁、建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面临巨大风险,甚至在北京形成了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

近日在学术期刊《遥感》(Remote Sensing)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通过监控陆地海拔变化的雷达数据揭示:自2003年至2011年间,北京市中心地区地表每年平均下沉1厘米;而东部地区及郊区的问题更加严重,昌平区、顺义区和通州区年均下沉6至8厘米,最严重的商务中心朝阳区则达到年均下沉11厘米。

北京是全世界最缺水的城市之一。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北京的地面从1935年开始就逐年下沉。

在《遥感》杂志发表的论文

参与撰写论文的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University of Alicante)工程学教授 Roberto Tomás 指出,快速下沉并非最主要的问题,不均匀下沉带来的危害更大,因为这会使得地面上的建筑物发生扭曲而产生内部压力,导致建筑物损毁。他的团队正在进行研究,以分析地表下沉对北京的重要基础设施的影响。

此外,由于北京至上海及天津的高铁均通过严重下沉的北京东部地区,这被认为将对高铁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指,已完工的高铁附近的地下水抽取必须严格限制,因为高铁需要稳定的铁轨才能确保列车不会脱轨。

6月29日,北京市水务局对此回应称,尽管北京地下水目前仍处于超采状态,但“超采幅度已经逐步减少”。水务局还首次披露自2000年以来的地下水位年度数据:从2000年至2011年,地下水位年均下降近1米,但从2011年至2015年年均下降仅0.2米。

水务局称,未来将进一步控制地下水超采,并希望到2025年令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缓解,届时北京“地下水水位将逐步回升”。

从长江取水的“南水北调”工程被中国当局视作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缓解地下水开采的救命稻草,其中为北京供水的中线工程已于2014年底正式通水。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这一工程每年向北京供水10.5亿立方米,不但替代怀柔、平谷、昌平等郊区的应急水源地,还能替代城区的自备井,从而涵养北京的地下水。

但该负责人同时指出,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北京需长期面对的问题,即使南水北调江水进京,也很难彻底改变北京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定位。

今年6月21日,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用大量篇幅描绘北京未来的资源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称,北京将加快建设丰台、大兴、通州等郊区的输水支线工程,“南水北调”的供水范围将向郊区新城拓展,并将地下水年均开采规模控制在17亿立方米以内。

但这一巨型工程也引起了广泛争论。反对者认为南水北调耗资巨大,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还可能引发生态危机。而这项工程也导致了河南省和湖北省33万人被迫搬迁,由于安置标准低等因素,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

40 %
北京市水务局于2014年表示,北京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6494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总面积(包含郊区)的40%左右。

声音

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考虑问题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就目前而言,应该把水资源放在首位了……要通过改进城市设计来存住更多的水,增加人行道和绿地,争取更多的降水不被浪费。水的问题十分触目惊心,它跟空气一样是无法替代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津辉

不同措施相互补充实现的是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一方面通过节水等方式降低供水的总量,另一方面通过外调水等压减地下水的开采量。但仍需注意,随着人口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仍在上升……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子孙后代的资源,希望公众能够身体力行参与节水。

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博士姜体胜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此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超过三峡工程,工程已全面展开。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东线于2013年12月8日正式通水。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质的构造复杂,地震烈度大,且要修建200米左右的高坝和长达100公里以上的隧洞,工程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现仍处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遥感》杂志卫报Circle of Blue新京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