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六四周年

四川男子或因纪念“六四”酒瓶图片被拘

刊登于 2016-06-01

#六四周年#两岸三地

成都青年制作的“铭记八酒六四”酒瓶。
符海陆或因在网上发布的贴有“铭记八酒六四”商标的瓶装酒的图片被拘。

每当“六四”临近,总会有内地民众想方设法纪念27年前的“天安门事件”,而当局自然也会同时加大管控和打压力度,除了删帖、封杀个人网络帐号外,有时也会出动警察抓人。

28日中午,四川成都30岁男子符海陆在茶馆中被当地警方抓捕。他的妻子刘天艳29日获警方通知,称符海陆被刑事拘留的理由是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符海陆此前曾在网上发布贴有“铭记八酒(与“九”谐音)六四”商标的瓶装酒的广告图片,但警方并未公布抓捕他是否与此有关。

网上流传的相关图片的有两个版本,一个商标上写有“八酒六四”、“永不忘记、永不放弃”、“27年窖藏”、酒精浓度“64%”等字样;另一个商标上写有“铭记八酒六四”、“27年记忆陈酿酒非卖品”等,其配图均为仿效“天安门事件”中王维林拦下坦克车的设计图片。

(符海陆的)罪名是‘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但是警方没有告诉我他具体做了什么事情,把国家的政权给颠覆了。他们的政权几千万的党员、几百万的军队、几百万的城管,他几瓶酒就涉嫌把国家政权颠覆了?所以说,我也很疑惑,我也搞不清楚。

符海陆的妻子刘天艳

刘天艳对纽约时报表示,自己见过这些图片,“但这都是些网上传来传去的东西”,称并不清楚这些图片是否与丈夫有关。她还表示,丈夫也不会用电脑制作标签或图片,更不会造酒。

“他非常关心社会正义,这是真的,比如警察、食品安全、公共福利等问题。”刘天艳还说,但她也称没有听丈夫向她谈到过“六四”事件。

据明报消息称,符海陆开始关注时政是因为在2011年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官方的处理方式令他惊觉社会阴暗,他从此结交了一些成都当地的维权人士。有媒体报导指,符海陆也报名参加了声援中国维权人士郭飞雄的绝食活动。

此外,刘天艳还透露,他们因担心两岁的孩子打的疫苗是否安全,曾呼吁官方公布问题疫苗名单,符海陆还曾因此被辖区派出所的警察约谈过。

同在27日,成都女青年诗人马青也于晚间被十余名警察从家中带走,此前她曾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了符海陆发布的图片和“铭记八酒六四”酒瓶的实物照片。

202
当局一直未有公布“六四事件”的死亡人数及名单,由死难者家属组成的“天安门母亲” 目前寻访到的死难者名单现有202人。

声音

这是什么酒?八9(编注:一种躲避网络审查的写法)?太浓烈了吧?居然有人为此被拘。其实说起恐惧,我觉得它们(指当局)比我们恐惧多。

内地维权律师葛永喜

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做了什么被抓走的,大家都在问我酒的事情,其实那只是一张图片,瓶子上贴的是八九六四的内容,我也没有见过什么酒。

符海陆的妻子刘天艳

四川方面的这个事情就更显专制的荒唐和荒谬。人家弄一瓶酒,已经非常隐喻了,哪怕是唤醒内心不肯遗忘的意愿,宪法里还写有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他们这样的行为就将自己编织的谎言都给冲破了。真是难以想像,它(成都)用这个来诠释它的开放程度。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你在网络发出的任何声音,跟六四有关的,都可能成为它打压的对象。他们受不得公民去弄一瓶酒,他们受不得公民去点燃一支蜡烛。

北京维权人士胡佳

王维林(坦克人)

王维林是于1989年6月5日,即六四事件的第二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长安街上只身阻挡坦克车队前进的男子。在该名男子拦阻将近18辆59式战车车队行进后,负责领头的坦克驾驶一度试图转向绕过但是仍然遭到其阻挡。之后该名男子则爬上坦克砲塔并且看似和驾驶员进行沟通,最后他则被几名身穿蓝色衣服的群众带离现场、而坦克队伍则是继续往前前进,整个过程则被杰夫•怀登等摄影师以及国外媒体所记录下。但尽管“王维林”是当前绝大部份中文媒体对于该名男子的称呼,然而这个名字最早是以英文“Wang Weilin”出现在英国的《星期日快报》上,实际上到了今日有关该人物的真实姓名、身分以及下落仍然没有获得确认。但是有关独自阻挡坦克队伍行进的影像以及相关相片随即在国际间广为流传并且引起讨论,甚至对于之后东欧剧变发生时许多东欧国家的民众带来极大影响。另外在不同媒体中对于该名阻挡坦克者也有不同称呼,其中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当时对于六四清场的新闻报导中将其称为“螳臂挡车的歹徒”,而西方社会则将其称作“坦克人”(Tank Man)或者是“无名的抗议者”(Unknown Protester)。1998年4月时,美国《时代》杂志将其以“无名的反抗者”(The Unknown Rebel)作为名称,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而在2003年时,由《生活》杂志发行的《改变世界的100幅照片》也收录了阻挡坦克车队的照片。在这之后许多关于六四事件的纪录片和相关展览中都会提及到阻挡坦克这一事件,并且将阻挡坦克的男子以及“王维林”这个名字视为标志性象征。(资料来自维基百科)(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美国之音星岛日报法广明报自由亚洲电台参与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