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债务高企的中国经济将面临“雷曼时刻”还是“日本式衰退”?

刊登于 2016-04-26

中国债务负担再破纪录,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惹人担忧。

根据金融时报的统计,截至2016年3月末,中国国内和海外借贷的总债务已达到163万亿人民币(合2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第一季度中国的总债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7%。2007年,这一比例还只有148%。

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则显示,中国债务达到 GDP 的249%,接近欧盟地区的270%和美国的248%,但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2015年第三季度,新兴经济体债务与 GDP 的比例均值为175%。

在短期刺激经济增长与长期去杠杆的目标中,中国政府一直犹豫不决。然而,由于经济硬着陆的威胁越来越明显,政府近期频出刺激政策。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2016年前三个月,中国的新增借贷量已达6.2万亿,不仅较上年增长了50%,也是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借贷量。

所有债务快速增长的主要国家都会面临金融危机或者 GDP 增速放缓期延长。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经济学家大多同意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危机中,一部分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状态非常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雷曼时刻”;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中国将出现类似日本的“资产负债表衰退”(balance-sheet recession)。

咨询机构 Emerging Advisors Group 的合伙人 Jonathan Anderson 警告,2008年以来快速扩张的银行信贷,越来越依赖销售高收益财富管理产品带来的短期融资而非稳定的存款。一旦违约率提高,这类融资可能快速蒸发。“按照目前的扩张速度,银行发现资不抵债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一场金融危机很有可能发生。”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投资大亨索罗斯(George Soros)。他在近日表示,债务驱动的中国经济与美国2007年到2008年间的状况很相似,“银行提供的贷款大部分用于维持坏账和亏本企业的生存。”索罗斯还表示,“毫无疑问人们急需将财富转移出来,实现多元配置”,他认为此前安邦试图以140亿美元收购喜达屋就是“显著的例子”。不过索罗斯也指出,“转折点会比想象中来得晚”。

北大光环管理学院的教授 Michael Pettis 则认为,上升的债务只会带来“财务困境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除非它造成危机,预设‘债务过多’很糟糕是错误的,而这是许多经济学家的典型预设。”财务困境可能带来人才流向高收益企业,融资成本增长和随之而来的违约风险,无力满足供应商的即时付款需求,因无力提供售后服务造成顾客流失。Michael Pettis 认为,1990年代因债务过多而出现经济衰退的日本才是合适例子。

Autonomous Research Asia 的高级合伙人 Charlene Chu 也在近期的报告写道,“不是说金融危机一定会发生,不过我们会持续观察。如果损失无法显示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他们(金融机构)通常在经济下滑通货紧缩时这样做,中国就正处于日本的道路上。”

5 万亿美元
纽约时报2月份引述分析人士估计称,中国的不良信贷规模可能已经超过了5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年经济产出的一半。

声音

从信用角度,我们希望中国的(经济增速)再慢些,我们对中国政府进行结构改革的承诺越来越没信心。

评级机构惠誉的亚太区主权主管 Andrew Colquhoun

资产负债表衰退

资产负债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是指当全国性的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大量的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都会随之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从而大规模地遏制经济活动,并因此造成经济持续衰退。资产负债表型衰退与一般的经济周期波动不同之处在于衰退的时间持续更长,历史上最典型的资产负债表型衰退有30年代的欧美“大萧条”、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和德国在2000年的经济衰退。(资料来自MBA智库)

来源:金融时报纽约时报中文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