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这电影在香港没有上映,要看得过关去深圳。香港人要过关才能看一套以香港为题材的电影本身也是件新鲜事情,周末,我便在深圳百老汇看了。本是为消闲,看后却久久不能释怀。
就在上周,我刚和一大班中国内地来香港读传媒的学生讨论《这是我家》的歌词、黄沾的成长故事和80年代香港意识之间的关系。我们还看了袁志伟做主播的六四特别新闻报道和《表姐你好嘢》的国共对唱。流行文化中关于香港身份的讨论,一向是我感兴趣的题目。《港囧》击中了这一点。
电影虽然以香港为题,但大多数港人应该相当陌生。这是一套商业片,广义来说是《人在囧途》系列的第三集(暂且不讨论之前的侵权案件)。第一集的背景是中国春运,叶伟民导演。第二集的背景是泰国,徐峥导演,结果带动了泰国清迈的旅游业,当地有些商店还会指明可以提供《泰囧》体验。来到第三集《港囧》,头三天上映在内地已有近七亿人民币的票房,还未算进去的电影中的各种植入广告,单是超大型银行信用卡广告就出现了最少两次。
《港囧》讲两个游客在香港遇到的怪事。没在香港上映,也是合理:电影讲求剪接,这一刻在数码港,出个门口却成了 IFC ;明明在中环对话,一过马路就成了尖沙咀了,叫我这个香港观众看得有点难集中精神。这些当然是电影拍摄的需要, Bridget Jones's Diary 不也是一下子可以从 Borough Market 跑到 Bank 吗?虽然我怀疑伦敦观众看这幕的时候也是爆笑而不是感动的。
Transformer 和 Batman 也拍香港,也在香港上影,香港人也看得蛮高兴的。《港囧》不在香港上映的问题,或许也和当前中港矛盾有关。毕竟主角一家人的设定,就是来到香港的自由行。如此,有太多的“罪名”可以加在这电影身上了,什么强奸香港文化迎合中国内地观众口味之类的责骂,恐怕少不了。反正中国内地票房已经这么好,香港观众又不会看得过瘾,犯不了要处理这种口水战,都是不要在香港上映好了。
而偏偏,《港囧》很用力地去制造“港味”,有“向港产片致敬”的意味。
影片中有大量的香港城市文化符号,当中以早段一幕旧式商住大厦追逐战最为明显。大厦内有色情场所,又有古惑仔大佬送殡,又有麻雀馆和浴池,极尽港式猎奇之最。当然,你可以批评电影严重单一化了何谓“港味”,最起码公屋就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游行集会示威抗议的场景更不可能了。但反过头来, Rush Hour 2 中的香港也是“成龙带你游按摩院”的香港,在香港社会中却没有引起(超越对成龙本身不满的)争议。与此同时,香港电影人拍外景,无论是欧美南亚甚至非洲,对当地文化的扭曲和歧视往往都是惨不忍睹的。这电影有没有扭曲香港,这本身又为什么要视之为一个问题,还要多点时间想想。
总而言之,《港囧》要特技有特技,要飞车有飞车,粤语粗口一点不少(说粗口的那个人叫王晶,他的角色也是王晶:一个很嚣张的港产片导演),有钱家乐做动作指导,还有音乐。
电影中13首香港金曲,每一首都是代表作。例如主角重遇初恋情人一幕,背景音乐是卢冠廷《一生所爱》,那可是《西游记月光宝盒》的片尾曲,周星驰向朱茵道别的那首歌啊!到了主角和老婆历尽惊险获救,背景音乐变成 Beyond 的《情人》。身为香港观众,又实在觉得有些用力过猛。
电影有很多香港演员,而且都是“港味”十足的香港演员:葛民辉做黑警,李璨琛是正义新扎师兄,八両金做电影爆破专家、林晓峰做副导、苑琼丹做凤姐,林雪做古惑仔大佬,詹瑞文做怪医生,全部都是合理到不得了。车保罗做开锁佬,神来之笔。但是,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角都不是香港人。谁是徐峥?香港人都不知道吧。包贝尔?杜鹃?更加不知道。Okay,赵薇是有香港身份证的,但我承认平时我都不会把她和香港联想在一起。
但回到根本:这电影的故事和香港相关吗?
电影故事概括来说,是讲一个中年男人放不下自己的初恋情人,但真的找到初恋情人时,才发现自己放不下的原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段时光,然后重新发现自己今天也过得很不错的,于是又回到老婆的身边。这故事,不需要在香港发生,在东京也可以,在任何一个国际大都会都可以。香港在这里,是一个让故事和笑料出现的场景,无关宏旨。
当然,多少美国电影以纽约市为场景,内容和纽约市社会特色没有半点关系,甚至不一定在纽约拍摄,除了开场的几个广角镜头,我们看的时候都没有介意过。只是生为2015年的香港人,我本能地对中国内地流行文化当中的香港描绘特别敏感。这种敏感,不知算是电影的还是我这个观众的原罪。
说到这儿,我们开始走进问题的核心了。天朝下的香港人人神经衰弱,忙着应对各种底线被挑战,统治阶级的质素低处未算低。这种防守心态往往被放到香港人对港产片的爱恨当中。从前的港产片可是会冲出香港甚至“北进殖民”的,现在我们担心的却是“中港合拍片”下香港电影慢慢失去个性。然而《港囧》却告诉我们:咦,你还在担心“合拍片”下的香港主体性吗?中国内地的文化娱乐产业已经成熟得可以随时自己制作亿万票房产品,题材是什么地方都可以,今期刚好是香港──荷里活不也是这样拍香港的吗?别再说什么主体性了。
不再经由港产片认识香港
说到底,什么是“香港电影”,恐怕言人人殊。九七前的港产片就很成功表达了香港是什么吗?拜《古惑仔》所赐,许多非香港人(甚至不少香港人)对旺角的主观印象都是“通街斩人”。但我想,我身为一个香港人会对这问题如此着紧,是因为我还是主观地希望,每一个时代的香港都能够有电影反映出当下香港人的困难与希望。所以 Transformer 和 Batman 虽然在香港拍摄却没有人会说是“香港电影”,但我会说《两屋一妻》、《富贵再迫人》和《吴三桂与陈圆圆》这些不是在香港拍摄的电影却绝对是“港产片”。
《港囧》的挑战,在于把这问题拉得更难回答。电影明明很用力地玩“港味”,但这个香港却又总是好像离香港人很远似的。回到上文说的13首香港金曲,都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金曲,没有近期的。那是不是说,过去十多年香港再没有经典的文化资产?还是我们过去十多年最好的文化资产,都因为各种原因而过不了深圳河?或者有些人可以很潇洒的说句“又如何”,罗湖以北与我无关。但我却不敢随便忽视。无论你喜欢与否,中国内地和香港相接,其兴旺或动荡都会影响到香港,对香港的论述也是其现代民族论述的主体构成要件。如果中国内地的亿万人以后都不再经由港产片,而是通过类似于《港囧》这些文化产品来认识香港,再加上新闻联播重复又重复那些什么中央政府又有什么优惠政策送给香港的报道,这长远来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现实一点说,众多以香港为故事背景的电影当中,史上最高票房的那一套竟然是香港人没看过的,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港囧》中最核心的一句对白,是主角初恋情人开解主角是所说的一句:“是时候跟过去道别了”。这句话,和在场很多观众一样,听得我想哭。哭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因为我是一个三字头的男人。第二个理由却恐怕是同场没有另一个观众能完全分享得到的:我是香港人,我在香港成长,而香港过去20年一直不停在回答而却又回答不了的问题,正正是“如何和过去道别”。可惜《港囧》讲的是内地中年男人的心事,没有义务为香港的身份认同回答任何问题。电影的大团圆结局,香港人既不知道,也用不着。
(梁启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社会及公民参与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