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澄碧藍天和翠綠山谷中的青海玉樹結古鎮,是青海的中心地區。鎮上有牧民在山坡放牧、村民在溪流洗澡、小孩在平房間互相嬉戲玩耍。當記者走進平房堆的時候,卻在轉角看到印有「救災」二字的藍色帳篷,仿佛提醒著鎮上居民,五年前的青海大地震就像晴空中的陰霾般,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縣發生黎克特制七點一級地震,結古鎮是地震重災區,多數房屋倒塌,滿目瘡痍。五年來政府大力重建災區,現在災區建了大量藍頂的水泥平房,讓災民有安身之所。政府同時亦在災後的青海興建了博物館和圖書館,惟這些公共設施只建了空殼,卻一直未開放使用。記者進內採訪,發現圖書館室內儼如廢墟。
玉樹地震不但摧毀中心地區結古鎮,附近的藏民村落也有大量房屋損毀。離結古鎮三小時車程的治多縣移民村住了許多不再放牧的藏民,地震奪去多人性命。2015年8月,記者到訪地震生還者的家,當生還者提起在地震中過身的至親時仍不禁落淚。






海拔四千米的青海玉樹最為人熟悉的是入藏必經的巴塘草原,不少遊客為了欣賞牧民的騎術而來,記者坐車返回結古鎮途中也經過巴塘草原。來往結古鎮和治多縣的柏油路在地震後重鋪,政府也正建造打通山脈的隧道。離開草原,返回結古鎮時才明白,鎮上的旅店原來是登山客的第一個補給點,而旅店數目肯定比災前的還多。玉樹在災後發展了旅遊業,或許帶動了城鎮的經濟發展,但又有誰著緊牧民的傳統文化、又有誰關心他們的需要?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