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除
-
評論
羅四鴒:清除「低端人口」──傷害的制度化,會使人漸漸習慣
1941年7月,波蘭小鎮耶德瓦布內上的一半人口──1600名猶太人在被各種謀殺之後,剩下的全部被活活燒死在一個穀倉裏,僅七名猶太人倖存。原因之一,是對憎恨的制度化。
-
馬麗:我們都習慣談「人力資本」與經濟貢獻,卻忽略了人的尊嚴
無論是研究者還是為城市移民弱勢群體呼籲平等權利的人,甚至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反思的是,當我們談論人口、教育不平等、拆校舍每一個話題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真實的生命。
-
數據動畫帶你看:北京清退「低端人口」,影響多大?未來如何?
我們用數據記錄下北京安全隱患清理行動的影響範圍和力度,並揭露清理背後,嚴厲控制人口規模的北京城市規劃。
-
北京「切除」:11張圖帶你看懂「低端人口」清退行動
什麼是「北京切除」?哪些地方遭到了「切除」?為什麼要切除「低端人口」?被趕出北京的打工者們去了哪裏?持續40天的清退行動合法嗎?
-
他們有多少方法讓你離開?北京「控人」政策梳理
自2010年起,北京開始通過提升行業審批標準、提高非京籍兒童入學門檻、遷出企業、居住證制度等方式,疏解曾經或正在協助其發展的非京籍人口。
-
評論
梁啟智:64年前港英建公屋安置災民,為何北京難作參考
當年港英政府想的是如何在強權邊緣保住自己的一點點利益,今天的中國講的是「全國一盤棋」,人都成棋盤上的士象卒了。
-
評論
白信:北京切除的,是威脅政治安全的新流民階級
早在2014年2月習近平第一次視察北京,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來, 由最高長官意志確定了北京市2300萬的人口容積上限。自此,清理「多餘人口」就成為北京市先後兩屆政府的首要任務。
-
圖片故事:火災之後的北京邊緣,拆遷進行時的新建村
響應「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新建村早已規劃了整體拆遷方案。火災之後,拆遷節奏更快了。
-
北京拾荒20年:你的京城,我的廢都
北京四周的400多個垃圾場,生存著16萬拾荒大軍。來自安徽的周家,一家六人,在這個底層食物鏈的最末梢掙扎了二十年。貧窮的瘟疫正在跨代蔓延。
-
變動中國
周沐君:被逼遷的北京「工友之家」,時代孤島的希望與困局
在中國,想做個有獨立性的機構不容易,但總會有人不滿足於現狀。這些人少、怪,生活在孤島上。
-
6000多家店舖的門消失了,誰讓街道閉上了眼睛?
轟轟烈烈的「整治開牆打洞行動」正從北京蔓延到上海、廣州、武漢……它的背後邏輯到底是什麼?
-
北京式「本土優先」:用趕走孩子,來趕走家長
為了孩子留在身邊上學,一眾非京籍家長曾抗爭三年,最後領頭者被判刑,更多家長們的唯一出路是小心爬過28道關卡。
-
北京切除:京林公寓最後一夜,最後一人
皎潔的月光下,人們倉促而張皇地遷徙,像剛剛經歷一場瘟疫、地震或戰亂。她能去哪呢?她原本是要死在北京,連安葬都不回家。
-
評論
程映虹:「低端人口」——社會達爾文主義政治的不祥之兆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最大問題,在於用結果肯定過程,抹殺基於權利和資源分配的不平等和維護這個不平等的暴力、欺詐和壓榨。一個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的國度,一定是對「人生來自由平等」的觀念不但陌生、且懷疑和嘲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