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霧語
-
WhatsApp 更新私隱條款,引發社交軟件移民潮,你也有「移民」的打算嗎?
隱藏用戶電話、開啟加密聊天、能自毀訊息?怎樣的通訊軟件對用戶的個資最有保障?
-
小學老師疑不堪工作壓力輕生,外界關注是否涉及職場欺凌,你如何看?
被貶低、羞辱、恐嚇、破壞工作或辱罵,這些算是職場欺凌嗎?遇到職場欺凌,你怎麼做?
-
港警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拘捕53人,你如何看港府稱初選違法的理據?
面對港警大搜捕,有人稱此為「港版美麗島事件」,你如何看?
-
《全民造星》令香港重現追星熱潮,你也有追看嗎?
有論者指,《全民造星》在香港的熱潮是本地文化產業韌性的體現,你怎麼看?
-
香港親中商界成立「紫荊黨」,坐標重組立法會及遏制「極端勢力」,你如何看?
「紫荊黨」打著愛國愛港的旗幟,與現時的建制派政治定位相似,你如何看其成立的意義及目的?
-
香港政府宣布確診者可獲5000元津貼,「補助政策」能有效鼓勵市民檢測嗎?
政府稱此舉為鼓勵市民留院檢測,但同有批評指這筆「應急錢」或吸引部份人冒險染病,你如何看?
-
中大畢業生遊行:校方就校園內未經許可集會報警處理,你如何看?
有學生指出校方去年曾許下「保護學生」的承諾,但如今報警卻是摧毀了雙方的信任,你如何看?
-
人大通過決定取消4名民主派議員資格、泛民主派議員總辭,你如何看香港議會日後的角色與運作?
繼繞過立法會訂立國安法後,人大再通過決定取消議員資格,中央處理香港的思維如何變化?
-
香港與新加坡達成「旅遊氣泡」協議,你認為這是疫情下出外旅遊的新嘗試嗎?
持陰性結果無須隔離、行程不受限制,「旅遊氣泡」對於你來說吸引嗎?
-
香港小學教師被指教材「散播港獨」遭取消教師註冊,教學的「紅線」由誰定義?
教育中引用敏感材料是屬學術討論或是散播港獨?兩者的界線如何定義?
-
香港警方修改「傳媒代表」定義,這將有助警方和記者工作還是限制新聞自由?
從壹傳媒大搜捕拒絕媒體採訪,到現在再修改傳媒定義,你如何看警方連番針對媒體的舉動?
-
人民力量副主席譚得志涉「發表煽動文字」被捕,你如何看國安法下的言論邊界?
面對日漸收窄的言論空間與網絡審查,港人有何應對方法?
-
林鄭稱香港沒有三權分立,享有的權由中央授權,你如何理解三權分立的定義?
港府宣稱香港沒有「三權分立」後,引發外界對港府日後一權獨大的擔憂,你如何看?
-
香港全民檢測在爭議下展開,缺乏完善配套與支持的計劃能有效控制疫情嗎?
借防疫為名收集市民DNA、無禁足限制成效成疑,面對種種質疑與批評,當局該如何消弭外界的疑慮?
-
有線電視解僱三名主管引發員工抗議,你如何看香港傳媒近來頻密的人事變動?
《頭條新聞》遭禁播、媒體換帥、壹傳媒大樓大搜查,風聲鶴唳中的香港傳媒該如何走?
-
香港通識科教材繼審核後多處刪改,你認為此舉是出於政治審查還是教學需要?
「本土」變「本地」、「內地司法干預」等字眼被刪除,你如何看這次教材修訂後的內容?
-
香港立法會延期:民主派議員應為「關鍵否決權」留任,還是集體杯葛議會?
決定議員留任與否的主導權應在於人大、議員還是選民手上?
-
黎智英被捕,壹傳媒被搜,媒體採訪被拒,你如何看這場大搜查及新聞自由?
警入壹傳媒搜查且拒絕港台、立場、路透等媒體入內,傳媒業者認為新聞自由被嚴重踐踏,你認同嗎?
-
在「內地支援隊」協助下,港府推出免費自願性全民核酸檢測,你會參與嗎?
在香港確診數字仍然高企的情況下,你是否支持港府推出全民核酸檢測?
-
在DQ一眾民主派候選人之後,港府再宣告立法會選舉延至明年,你如何看?
你是否支持延遲選舉一年的決定?您認為應該如何處理立法會任期真空期問題?
-
選舉主任去信問及港獨和國安法等取態,最後將有多少民主派能順利參選?
今次選舉主任大範圍去信民主派參選人,這是大規模「DQ的前奏」嗎?
-
《紐時》部分業務撤出香港:在國安法實施下,中美媒體戰的火屑會否燒到香港?
你怎麼看待香港作為亞洲新聞中心的前景?
-
港台風波:警方宣布與香港電台停止合製《警訊》,兩者的關係會走上何路?
《警訊》啟播至今長達47年,內含娛樂性的重演案情與資訊性的講解,你對這節目有何回憶?
-
面對反覆的疫情,已重啟的經濟與公共衞生防控之間該如何平衡?
香港近日再度爆發疫情,有論者認為收緊措施將使經濟無法正常運轉,但有專家認為當務之急是防止疫情失控,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