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美指中將取消非關稅壁壘;中表國安政治安全為本;夏寶龍籲工商界鬥爭

國際民航組織議決俄羅斯要對MH17空難負責;菲中期選舉,小馬科斯陣營領先,杜特爾特當選達沃市長;特朗普訪海灣國家,哈馬斯放最後一美籍人質
2025年5月12日,印尼中爪哇馬格朗的衛塞節期間,參與者點亮燈籠。作為婆羅浮屠寺三聖衛塞節慶祝活動的一部分,他們共燃放了 2,569 盞燈籠,象徵著祈禱和希望。攝:Dasril Roszandi/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的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阿納多盧通訊社攝影記者Dasril Roszandi:2025年5月12日,印尼中爪哇馬格朗的衛塞節期間,參與者點亮燈籠。作為婆羅浮屠寺三聖衛塞節慶祝活動的一部分,他們共燃放了 2,569 盞燈籠,象徵著祈禱和希望。
今天是2025年5月13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6條新聞:

特朗普指中方同意對美取消非關稅壁壘

在美中關稅戰緩和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12日宣布,中方同意取消對自美進口的非關稅壁壘。

特朗普稱,他本週末將與習近平舉行會談,如果談判順利,也許會有更大讓步。不過,特朗普也警告,如果兩國在未來90天內未能達成協議,美國仍可以對華征收超過30%的關稅,但不會提高到145%之高。

特朗普也簽署行政命令,大幅削減對小型包裹征收的關稅,稅率自120%降至54%。Shein和Temu等電商的稅負因此獲得一定緩解。

香港此前被美國視為中國一部分,也被加徵關稅。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屬自由港,關稅違反世貿組織的協定,會繼續向世貿申訴。

中國務院發表國家安全白皮書,強調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中國國務院於5月12日發佈「國家安全白皮書」,強調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在中國語境下,「政治安全」主要指保護國家政權、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識形態等。

就國家安全與國際事務的關係,新華社就白皮書發表的摘要指,中國「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反對安全泛化,不實施安全脅迫,不接受威脅施壓,堅持獨立自主、自信自立,把解決安全難題放在自身力量的基點上。」

關於台灣問題,白皮書指,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並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及「九二共識」。

就港澳方面,白皮書強調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文件特別提及了制定實施港區國安法、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分子等項目。

香港立法會「保安」和「司法及法律」兩個事務委員會12日開會,討論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23條立法)訂立附屬法律。港府提供的文件指,要「盡快」訂立有關附屬法例。《明報》13日報導,在特首李家超外訪期間,兩項有關附例已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即時刊憲生效。港府指,有關附例循「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制定,將推動立法會盡快審議。

港澳辦主任呼籲工商界發揚鬥爭精神,長和回應合法合規方賣港口

長江和記實業此前宣佈,將向美國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在內的港口資產,引發中國官方連番負面反應。

中聯辦旗下的《大公報》在多次抨擊有關交易後,又於5月12日專訪法律學者指,若該交易被認威脅關鍵基礎設施,中國政府可啟動國安審查,港府也可以援引《港區國安法》第7條(規定港府完成23條立法及完善相關法律),審查交易是否「配合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5月12日同澳門工商界座談,提出四點希望。他呼籲港澳工商界發揚鬥爭精神。他稱,沒有國家的強大,就沒有企業的發展,並表示「鼓吹『商人純逐利』而不顧國家利益」是「軟骨頭」。香港特首李家超當日響應,指「會帶領…工商界和企業家…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要社會各界「應對地緣政治挑戰時清晰傳遞國家立場」、「發揚鬥爭精神」。

長和則於5月12日深夜發布聲明,指接到大量傳媒和股東查詢,並稱港口交易「不可能在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交易之完成需要「法律和監管部門之同意及批准」。

國際民航組織議決俄羅斯要對MH17空難負責

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於5月12日裁定,俄羅斯要為2014年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遭擊落事件負責。

MH17空難發生在2014年7月17日。當時,馬航班機在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途中,於烏克蘭領空被擊落。空難造成機上298人全數喪命,當中包含196名荷蘭公民及38名澳洲公民、居民。

澳洲與荷蘭指控,俄羅斯的行為違反《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第3條分條「不得對飛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力」的規定。理事會認定,該指控的事實與法律依據充分。

菲律賓中期選舉,小馬科斯陣營領先,杜特爾特當選達沃市長

菲律賓於5月12日舉行中期選舉,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與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Sara Duterte)所屬兩大政治家族集中爭奪參議院席位。

截至13日上午8時,根據非官方開票結果,馬可斯陣營至少贏得改選12席中的一半,但杜特爾特派系亦預計將保住至少4席。

莎拉·杜特爾特因涉濫用機密資金、威脅總統及其家人等指控,正面臨被彈劾。參議院選舉結果將影響到她的彈劾案。

莎拉的父親,菲律賓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被國際刑事法院(ICC)羈押。在同時舉行的地方選舉中,他仍在家鄉達沃市(Davao)當選市長。

特朗普訪問海灣國家之際,哈馬斯釋放最後一名被扣美籍人質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13日開始訪問海灣國家,為期四天。他首站為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此後也會前往卡塔爾和阿聯酋。

特朗普在利雅德期間,將出席美沙投資論壇,預計將與沙特達成超過10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阿聯酋則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對美國進行總額達1.4萬億美元的投資。

在特朗普行前,哈馬斯於5月12日釋放最後一名具美國籍的人質,即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此次釋放由美國政府和中間人埃及、卡塔爾與哈馬斯談判而促成。

哈馬斯表示,此舉旨在為加薩停火談判鋪路,並促進人道援助進入該地區。

特朗普回應人質被釋放時表示,這項行動是重大進展,為結束戰爭往前邁向一步。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