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中國最新「超視距」坦克改變陸戰規則;特朗普將與普丁會晤促俄烏停火

香港女遊客台北車站遭性侵,公共冷漠引關注;秘魯新總統拒辭職宣布緊急狀態
2025年10月15日,墨西哥波薩里卡,暴雨引發的歷史性洪災過後四日,街道上仍瓦礫四散、泥水堆積。攝:Felix Marquez/AP/達志影像

端傳媒 10 歲了!一路走來,我們始終相信,有些故事必須被說出,真相需要被守護。這十年的堅持,來自讀者的信任與支持。未來的每一步,我們仍需要你同行。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一起訂閱守護獨立報導,讓真相持續被看見。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的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美聯社攝影記者Felix Marquez:2025年10月15日,墨西哥波薩里卡,暴雨引發的歷史性洪災過後四日,街道上仍瓦礫四散、泥水堆積。

今天是2025年10月17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4條新聞:

中國部署改變陸戰規則的超視距作戰坦克

法廣10月17日報導,中國正從傳統近距離的坦克作戰,轉型為依賴先進感測器和資訊化作戰的「超視距戰鬥模式」。中國解放軍陸軍最新部署的新一代主戰坦克Type 100能夠打擊視距外的目標,這種能力以前只有空軍和海軍才具備。 

科技媒體Inetersting Engineering於10月13日報導,這場被形容為「戰場維度重塑」的變革,使中國成為少數具備陸軍超視距打擊能力的國家之一。

Type 100首次亮相是在2025年9月3日的勝利日閱兵。《解放軍報》形容它具備「高度智慧與強大協同作戰能力」,能迅速部署、突破防線,並與無人機、火箭炮、直升機、電子戰單位等協同作戰,形成資訊化聯合作戰體系。

參與演習的坦克指揮官孫永明表示,新坦克配備光學、紅外與雷達感測器,能全方位感知戰場,作戰模式已從過去的近身衝突,進化為遠距鎖定與打擊。

軍事評論員王雲飛表示,100式坦克不僅是坦克本身升級,其作為戰場資訊節點的角色,可以即時與其他兵種共享數據、引導遠程打擊,彌補過去地面部隊的短板。他說:「這將改變遊戲規則」。

儘管西方的空中優勢仍然巨大,但中國將能力堪比戰鬥機的裝甲車整合進作戰系統,即有可能改變亞洲的勢力平衡,有鑒於東亞緊張局勢持續加劇,華府亦對此憂心與不滿。

特朗普將與普丁會晤促俄烏停火

美國總統特朗普10月16日表示,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已通話,並將於數週內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會晤,嘗試終結俄烏戰爭。也凸顯特朗普近期促成以色列與哈馬斯停火後,迫不及待尋求另一場外交突破。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發文稱,與普丁對話「富有成果」,他希望「結束這場不光彩的戰爭」。

特朗普17日正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會談。烏克蘭持續向美方爭取購買可打擊到俄國境內的「戰斧」巡弋飛彈。俄羅斯則視之為挑釁,但部分特朗普盟友認為,此舉可用作對普丁的談判籌碼。

儘管特朗普曾公開批評普丁,但兩人過去多次會晤。去年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會面中,兩人曾長時間交談,但俄軍隨後仍加大對烏攻勢。特朗普近期對普丁轉趨強硬,還在聯合國大會上表達對烏克蘭立場的同情。

特朗普去年競選時曾宣稱,當選後能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如今中東停火的進展似乎讓他重拾信心。他16日表示,若與普丁達成協議,國會推動的新一輪對俄制裁法案「可能就不必實施」。該案包括對俄羅斯及其能源買家徵收高達500%關稅等。

香港女遊客台北車站遭性侵,公共冷漠引關注

台北車站日前發生震驚社會的性侵案。一名香港女性旅客於10月9日下午疑似酒醉倒臥車站大廳,遭台灣44歲邱姓男子當眾性侵長達約10分鐘卻無人制止。最終由一名馬來西亞籍旅客錄影蒐證並委託友人報警。

事後調查顯示,嫌犯邱男為受害女性在台期間認識,當天正午時分一同喝酒後不勝酒力,邱男趁機犯案。邱男已被依妨害性自主、乘機性交及公然猥褻等罪嫌移送法辦。另查出邱男是有多項竊盜前科的通緝犯,目前已收押至土城分監。受害人已完成筆錄並返港。

這起事件引發多方輿論質疑。首先事發當天是雙十國慶連假前夕,車站人來人往,但案發10分鐘都沒有途人出面制止。直到目擊的馬國遊客錄影蒐證並報警。凸顯巡邏不足與「公共冷漠」形成風險。

此外,事件發生後多家台灣媒體轉載案發錄像畫面,儘管採取模糊處理,仍引發二次傷害疑慮。相關新聞引起部分網路輿論批判女性酒醉,亦有譴責受害者問題。

由於受害者為香港女性,此案亦引起香港民眾高度關注。台灣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表示回應,目前案件由檢警偵辦中,「一定會還給被害人公道」。他也呼籲,港、澳特區政府在台辦事機構目前均停止運作,港、澳民眾在台灣若遇緊急事故可與陸委會聯繫。

秘魯新總統堅拒辭職宣布緊急狀態

秘魯近日爆發Z世代主導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造成1死、100餘人受傷。10月10日才上任的新總統傑里(José Jerí)及國會也遭群眾要求下台,但傑里堅持不辭職。新任總理阿爾瓦雷茲(Ernesto Alvarez)也宣布首都利馬進入緊急狀態。

16日,32歲嘻哈歌手暨抗議者魯伊茲(Eduardo Ruíz)在利馬遭槍擊身亡,成為這場示威首位死亡者,引發公憤。

秘魯檢察機關已針對魯伊茲之死展開調查,表示此案涉及「嚴重人權侵害」。根據監視錄像,開槍擊中魯伊茲的男子,被控疑似是一名臥底警察。這場示威起初是為了爭取對青年更好的退休金與薪資,迅速擴大至對犯罪猖獗、貪腐以及政府長年無能的普遍不滿。

傑里是秘魯10年內第七位總統,上任不到一週即面臨下台壓力。他此前曾因涉嫌性侵被調查,雖然案件已在8月遭檢方駁回,仍引發輿論爭議。有示威女性高喊「強姦犯是傑里」口號,並批評他過去在國會支持多項削弱打擊犯罪力量的法案。

在國會罷黜前總統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後,傑里以國會議長身份接任總統,任命極右派前法官阿爾瓦雷茲為總理。他曾批評Z世代是「想奪權的暴民」。

這波示威潮與全球多地年輕人發起的抗議浪潮呼應,包括尼泊爾、印尼、肯亞等地。許多示威者手持印有《航海王》草帽骷髏旗幟,象徵反抗體制。

關於全球Z世代抗爭的更多資訊,請見Whatsnew的報導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