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尊享會員
-
這個遍布中國的西方面孔竟是無名之輩
十多年來,一個西方面孔隨著中國床墊品牌慕思的廣告出現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街巷,引發好奇和猜測,並在去年引來中國證監會質問。
-
這些科技將在2022年改變你的生活
從電動車,到能夠追蹤健康狀況的耳塞,從社交媒體之「惡」的解決方案,再到無人機送貨,這是將在2022年改變生活的科技動向。
-
中國試圖鼓勵生育,但獨生子女政策影響已根深蒂固
40年前中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時,政策制定者說,如果出生人數下降太多,他們會改變政策。事實證明,這並非易事。
-
西安因疫情封城已十餘天,1300萬居民面臨買菜難、看病難
西安市因爆發疫情進入大範圍封鎖一周半後,當地很多居民開始通過網絡表達他們對斷糧和看病難的絕望。這讓人想起武漢封城的情形。
-
中國加大對全球航運數據的掌控,引發美國政府擔憂
中國可以使用鮮為人知的國家物流平台系統追蹤貨物,引發美國政府和行業人士擔憂中國政府可能會利用物流資訊獲取商業或戰略優勢。
-
依靠科技巨頭收集數據的老路行不通,企業另闢蹊徑
科技巨頭和政府出台新私隱保護措施後,各個品牌正在採用多種方式,說服用戶向品牌方提交數據,尋求建立大量詳細的客戶檔案。
-
台灣穿山甲當上「親善大使」,勢與大熊貓一較高下
台北與布拉格成為了「友好城市」,並將送去兩隻穿山甲。布拉格市長說,「它們看起來就像活的松球一樣。」
-
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全球各國態度大不同
一些國家無力或無意為兒童接種疫苗,而在另一些國家,3歲孩童已被納入接種對象。本文梳理了美、中、日、歐洲等地區政策和現狀。
-
恆大模式是其他中國房企興盛之始,也是敗落之因
在中國的房地產熱潮之下,許多開發商大舉借貸為超高速的增長提供資金。現在隨著信貸枯竭,開發商正給投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損失。
-
更多國家報告Omicron病例,多國升級防控措施
一些國家實施了新旅行限制,儘管科學家稱他們還不知道該毒株會有多嚴重。以色列採取的限制舉措尤其嚴厲,已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
-
萬洲國際父子內鬥,揭示收購美國肉業巨頭幕後的混亂
萬洲國際創始人萬隆的長子萬洪建對《華爾街日報》披露雙方圍繞公司戰略反目細節,相關問題包括美國豬肉產品是否符合中國人口味。
-
歐美企業開始告別亞洲工廠和外包:疫情下「便宜不如靠得住」
全球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正促使企業高管改變思路,不再將生產放到成本較低的國家,而是選擇那些離企業更近、更容易掌控的地方。
-
科技巨頭在元宇宙掀起下一波掘金熱
Facebook母公司Meta、微軟和其他公司押注元宇宙領域,反映出人們越相信,這個虛擬空間將在現實世界掀起賺錢風口。
-
阿富汗陷入赤貧,一些人賣孩子求生
聯合國警告稱,這個冬天將有95%的阿富汗人吃不飽飯。
-
中國佈局房地產稅試點,劍指樓市投機
中國表示將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試點期限為五年。當前中國政府正設法遏制房地產投機並以更均衡的方式分配財富。
-
阿里巴巴面臨又一威脅:中國消費者擁抱新購物方式
阿里巴巴在面臨監管收緊之際,市場份額也出現下滑,主要因為消費者開始擁抱更側重瀏覽和互動,而非定向產品搜索的新購物方式。
-
5G競賽誰將勝出?詳解設備商之爭與美中大國較量
全球5G競賽趨於白熱化,贏得主導權的都將意味著長遠的回報。本文將詳細解讀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之爭,以及背後的大國角力。
-
習近平推行全國性房地產税計劃遇阻
據知情人士說,在內部討論中,黨內精英和普通黨員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房地產税計劃的反饋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
-
《魷魚遊戲》因何在被冷落十年後火遍全球?
黃東赫十年前寫出這部反烏托邦的生存題材劇,但製片方認為它荒誕離奇。如今,它有望成為Netflix史上觀看人數最多的劇集。
-
「生死狂奔」:甘肅超級馬拉松致21名選手死亡始末
在中國西北部舉辦的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遭遇嚴酷冷鋒,致21人凍死在山路上。《華爾街日報》通過採訪倖存者,還原悲劇全過程。
-
安徽小城的百億美元空樓見證恆大如何走向危機
恆大之所以深陷泥淖,原因之一在於恆大此前在六安般的城市裡大舉開發房地產,而這種靠舉債驅動的建築狂潮正值六安人口不斷減少。
-
連跳繩都內卷:中國家長花大價錢給孩子報班
中國的許多家長都會花大價錢讓孩子接受課外輔導,以便在高考中佔據優勢。而現在,有小部分家長在為跳繩課程支付大筆費用。
-
美軍已秘密訓練台灣軍隊至少一年
據美國官員表示,一支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一直秘密在台訓練軍隊。這是在對中國潛在侵犯行為下加強台灣防禦的舉措之一。
-
Facebook曾試圖讓平台更健康,但結果是更憤怒
內部備忘錄顯示,2018年的一項重大算法調整是如何激勵了平台上憤怒內容的傳播,而公司CEO抵制了員工提出的修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