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美威脅徵俄貿易夥伴十成關稅;英偉達將售中H20芯片;以色列空襲敘利亞

科莫將以獨立身份選紐約市長;以色列前總理批加沙安置計劃是搞「集中營」;世遺中心要求澳門提交有關新城行車天橋、輕軌文件
2025年7月13日,来自南苏丹的锡安坐在希腊克里特岛阿吉亚镇的市政厅内,这里是新移民的暂临时居所。摄:Nicolas Economou/Reuters/达志影像

端傳媒十歲了,邀請你填寫 2025 年度用戶調研問卷,讓我們更了解你的需求,一起走向下一個十年。

  • 完成問卷即可獲得十週年電子書、年度調研視覺化報告
  • 前 100 位完成的讀者,將獲得「一年份尊享會籍」或等值禮物卡。
  • 隨機再抽 100 位用戶贈送相同福利。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的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路透攝影記者Nicolas Economou:2025年7月13日,來自南蘇丹的錫安坐在希臘克里特島阿吉亞鎮的市政廳內,這裏是新移民的暫臨時居所。

今天是2025年7月15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6條新聞:

特朗普要求俄方50天內跟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徵收次級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14日在白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期間表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感到失望。他揚言,若俄方在50天內無法跟烏克蘭談判出停火協議,就會針對俄方徵收100%的次級關稅,即向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其他產品的國家徵稅。

目前,中國是俄羅斯原油最大出口地,購買量佔出口總額47%;另一主要買家是印度,佔38%。美聯社引用中國外交學者的分析,指由於俄羅斯影子艦隊規模龐大,新措施很難執行。如對華徵收100%,中美貿易將很難繼續。

特朗普還宣布,美方同意,經北約協調,向烏克蘭運送最先進武器,軍援費用將由北約成員國承擔,毋需由美國納稅人支付。特朗普確認,最多17組愛國者導彈「很快」可以提供予烏方

呂特確認,德國、芬蘭、加拿大、挪威、瑞典、英國和丹麥是本輪對烏軍援的買家。他強調對烏軍援的關鍵在於迅速,認為軍援有助令普京重新考慮和平談判。

另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4日在基輔接見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澤連斯基表示,他跟凱洛格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談及加強烏克蘭防空能力、烏克蘭與歐洲國家合作生產武器和採購美方軍備、對俄羅斯及其盟友實施制裁等。

另一邊廂,《衛報》提到俄羅斯官員、政客和好戰博客普遍輕視特朗普的威脅。俄聯邦委員會(上議院)資深議員科薩切夫(Konstantin Kosachev)形容特朗普的最後通牒是「空談」,指美國和北約當權者的心態在50天內可以發生許多變化。親克里姆林宮軍事博客波多利亞卡(Yuri Podolyaka)也指特朗普態度善變,還指出莫斯科股市指數在特朗普宣布決策後上漲2.5%,論證美方措施不足為懼。

英偉達獲華府批准向中國銷售 H20 晶片

7月15日,英偉達(Nvidia)宣布,已獲特朗普政府批准出口許可,將向中國市場銷售其 H20 人工智能晶片。此外,英偉達宣布已開發出一款性能較低的新晶片,符合美國出口標準,可以銷往中國市場。

今年4月,美商務部宣布限制英偉達向中國銷售 H20 晶片。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曾透露,華府限制措施會對英偉達造成150億美元的損失。

黃仁勳上週與特朗普會面。《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黃仁勳上週試圖說服特朗普,應該允許英偉達繼續跟中國做生意,並且挖掘中國的 AI 人才,如此才能讓美國企業、而非中國企業主導 AI 領域。

黃仁勳目前正在訪問中國。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黃仁勳在北京與中國高層官員會面。報道指出,美方今次批准向中國銷售 H20 晶片,可被視為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釋出善意。獲得晶片和先進技術,是中國在談判中的主要優先事項。

敘利亞蘇韋達市內爆發宗派衝突,以軍承認曾介入

敘利亞內政部確認,德魯茲派(Druze)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南部城市蘇韋達(Sweida)於7月14日清晨爆發宗派武裝衝突,造成至少30人死亡、100人受傷。

是次衝突發生在貝都因部落和德魯茲民兵(militia)之間。有報導指,敘利亞新政府的安全部隊中,有人站在貝都因人一方介入衝突。

路透社引述當地目擊者稱,新一輪宗派衝突是近期一系列綁架事件的延續。這些事件包括,7月11日,一名德魯茲商人在連接蘇韋達和大馬士革的高速公路上被綁架。

此外,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於14日發表聲明,確認以軍攻擊了在敘利亞蘇韋達省的軍用坦克。他強調,攻擊旨在發出信息,警告敘利亞政權切勿傷害境內的德魯茲人。在以色列,德魯茲人被視為「忠誠的少數族裔」,不少德魯茲人在以軍服役。

此前的4月,位於大馬士革東南面、同樣以德魯茲派佔人口多數的賈拉馬納(Jaramana),曾經爆發德魯茲人與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的貝都因人(Bedouin)之間的武裝衝突。該次衝突隨後蔓延大馬士革農村省內的其他地區。當時,敘安全部隊介入恢復秩序期間,也曾跟德魯茲民兵交戰。至於14日的流血事件,是本輪衝突首次蔓延至作為蘇韋達省首府的蘇韋達市內。

科莫宣布以第三黨派候選人身份參選紐約市長

美國紐約州前州長科莫(Andrew Cuomo)於7月14日在 X 發表影片講話,宣布以第三黨派候選人的身份參與11日舉行的紐約市長選舉。

科莫6月參加紐約市長選舉民主黨初選,但以多於12%的支持率差距落敗。勝出初選的曼達尼(Zohran Mamdani)以社會主義者自居,曾受總統特朗普的抨擊。

科莫也在6月註冊成立「奮鬥與執行黨」(Fight and Deliver),今次將以該黨候選人的身份角逐紐約市長。他在影片講話中為初選落敗向支持者致歉,稱要遵循祖父的教訓,被擊倒後重新站起來繼續前進,還表明有信心在11月選舉中擊敗曼達尼和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

不過,曼達尼在科莫的帖文下,張貼了自己競選工程的捐款連結。他在14日表示有信心再次擊敗科莫,還批評科莫和亞當斯忙於跟億萬富翁進行密室交易,而他會專注為紐約市的工薪階層而戰。

亞當斯則批評科莫食言,指科莫曾經告訴社區領袖自己不會繼續參選。民主黨籍的亞當斯也將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角逐連任紐約市長。此前,他被指以移民政策上配合特朗普政府,交換司法部撤銷針對他的貪污指控,結果在紐約市長選舉民主黨初選中支持率大幅落後,被迫退出。

以色列兩位前總理批評「人道城」將成巴人「集中營」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上週提出在加沙南部拉法市建立「人道城」的方案,並且獲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表態支持。以色列兩位前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和奧爾默特(Ehud Olmert)分別抨擊方案,形容所謂的「人道城」將成為關押巴勒斯坦人的「集中營」。

英國《衛報》刊登對奧爾默特的專訪。奧爾默特直指,「人道城」方案建立的實際上是「集中營」,還指計劃將是針對巴人的種族清洗的一部分。他表示,以軍目前以保護平民免受戰鬥傷害為由遷移巴人平民,說法上仍然符合國際法,但一旦建立「人道城」,則無法被理解為救助巴人,而只能被視為驅逐和拋棄他們。

目前是以色列最大反對黨「未來黨」領袖的拉皮德對也以色列陸軍廣播電台表示,在拉法市廢墟建立「人道城」,就防衛、政治、經濟、物流等各方面來說都是一個壞主意。他還稱,自己不想形容「人道城」為「集中營」,但若如卡茨提議般,巴人入城後除非直接前往其他國家,否則不被允許離城,則所謂的「人道城」就是一個巴人「集中營」。

半島電視台提到,以色列政府提出的方案,初步是將60萬名正暫住在加沙南岸擁擠的臨時帳篷營地的巴人遷入「人道城」,而最終安置人數將多達200萬。衛星圖片顯示,以軍近月正加速在拉法市的拆除工程——今年4月4日的被拆毁建築約有15800棟,7月4日的數目已增至28600棟。

世界遺產委員會要求澳門就新城行車天橋、輕軌東線補交文件,評估對歷史城區影響

第4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正在巴黎舉行。委員會網站早前公開文件,列出其諮詢機構就澳門去年提交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行政法規的分析和結論,以及由此向世界遺產委員會草擬的決議案。決議案日前已獲得通過。

文件指出,澳門當局未有遵循委員會的2023年決議,在《「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行政法規生效之前將最終版本送交世界遺產中心,供其諮詢機構審核,做法令人遺憾。不過,文件指澳門的計劃最終按照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技術建議來完成,令人慶幸。

文件關注澳門新城區發展項目中,涉及「輕軌東線」和「新城 A、B 區行車天橋」的建設,認為相關建設仍然有對澳門歷史城區獨具特色的「山、海、城」景觀造成影響的可能,要求澳門當局向世界遺產中心進一步提交文件,供其諮詢機構審查

此前,澳門立法會議員林宇滔曾多次發聲質疑行車天橋工程影響世界遺產範圍內的「東望洋燈塔」景觀、違反規劃法律。政府方面則指,行車天橋並非建築物,而是通道,沒有違法問題,也不影響景觀。

不過,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文件也對澳門在遺產保護、監測、詮譯、展示等方面予以肯定,稱欣常澳門特區政府持續支持相關工作。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