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香港的年輕人在學習如何面對人生的抉擇,而台灣香港力量也在學習如何接住為數不少的特殊來客。
「鋼鐵韓粉」與「辣英粉」集結,走上街頭大喊一聲「凍蒜」,並深信只有那位「候選人」才是真正能守護台灣的人。
各候選人無間地參香拜票已成日常,諸神與眾生的界線漸覺糢糊,當人間政治遇上滿天神佛,形成了一道台灣獨有的選戰風景。
「明天」變得越來越不確定。2019年注定會被記住,一切席捲而來,我們會向何處去?
2019年,由熾熱如火的夏天走到寒冬,香港如何走過每一天?
校園總有一天始終會復原,但有發生過的,便不能被推翻,歷史始終會記住那年那夕。
「追尋與再現」系列照片展的作品與敘事,將重現台灣過去十年間的重要新聞事件,同時希望可以讓觀者重新看見,在影像追尋與再現的道路上,攝影記者們的堅持與努力。
全港多區市民戴上各式各樣的面具參與人鏈活動,市民高喊「香港人 反抗」、「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星期日 尖沙咀」等口號。
「每一刻都覺得是完成不到的,」參與這次搬運行動的市民表示,在山頂,大風仍然將女神像的頭盔吹走,持旗幟的左手也被吹斷,「這時候雕塑的原創者好灰心,說不搞了,想走,但其他人熱情還是很高,又繼續想其他方法做下去。」
在揮揚各種旗幟徽號的同時,是民族主義作崇?或作為挑撥情感的手段?Robert Frank在六十年前就已用影像去提出這個問題了。
直到香港的衝突升高,我才更為意識到手上這些書各自與香港皆存在著某些關聯,以及這些關聯對於香港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