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越南,大陸商人被台商拋在身後
和台商相比,中國大陸商人在過去20多年裏坐擁天時、地利,有可觀的本土勞動力資源、供應鏈以及物流網絡作為憑靠,因此習慣了靠價格戰取勝的策略,對全球經濟週期的變化不敏感。貿易戰開始之後,他們變得有些措手不及。
和台商相比,中國大陸商人在過去20多年裏坐擁天時、地利,有可觀的本土勞動力資源、供應鏈以及物流網絡作為憑靠,因此習慣了靠價格戰取勝的策略,對全球經濟週期的變化不敏感。貿易戰開始之後,他們變得有些措手不及。
過去的幾個月內,赴美的中國學生簽證不獲批放,華裔學術人員在美國的大學被調查、被炒魷魚,中國政府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悄然隱身,美國的大學要發聲明保護國際學生……國際關係的風波中,象牙塔內,無人獨善其身。
「有人說台美關係是升級,但我要說深化,比較恰當。」歷經十二天的「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後,蔡英文於今日下午(22日)回到台灣並發表談話,她對此次出訪做出簡單的總結。 蔡英文表示,台灣這幾年致力於向國際傳達一個訊息,就是「台灣可以幫忙(Taiwan Can Help)的印象,台灣負責任、肯貢獻的形象已建立起來,國際社會都相信台灣是國際社會中一個良善的力量。」此外,她也強調,這一次走到哪,「中國的威脅就到哪。」 這次的出訪主要目的,是訪問位在加勒比海的友邦,包括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國以及聖露西亞。
對中國領導人來說,中美新的經貿協議或許在經濟上是一個「量」的損失,但從政治上看,協議對於提振中國民營企業的信心,改進他們的預期,是一個「質」的保證。
請願在多大程度上能影響G20?如何看待重新被提出的訴求「真普選」?在國際政治中,香港目前的地位、角色是怎麼樣的?香港學者、海外學者又如何研判影響香港前途的槓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