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 藍白合火藥味中不歡而散,「桶箍者」郭台銘迎「無言結局」|Whatsnew 五人對話就在你一言我一語鮮有交集下逐漸出現歧異,最終以詭異的方式突然劃下休止符,眾人在火藥味中不歡而散。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習以為戰:台海日常 / 僅限會員 評論| 王宏恩:台灣人「戰爭態度」攻防——「抵抗意志」成認知作戰主戰場 台灣民眾抵抗意志的高低,一直是台灣、中國、美國間互相角力、互相投入與抵銷的過程。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習以為戰:台海日常 / 僅限會員 評論| 倪世傑:新左派的和平主義系譜,重蹈歷史誤區的台灣「反戰聲明」 「反戰聲明」卻提出一條蘊含綏靖主義神髓的投降主義方案,恐怕才是招致台灣社會冷酷批判最核心的原因。 倪世傑 2 年前
習以為戰:台海日常 / 僅限會員 評論| 梅復興:台灣海鯤艦擲瓶命名,潛艦國造的「高光時刻」? 潛艦是高度複雜、且必須在極為嚴峻的環境下作業與作戰的載台系統,即使很小的設計或施工瑕疵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端傳媒八週年 / 僅限會員 從殖民到威權統治,戰爭陰影下的民主台灣,如何面對動員法制? 「台灣不是為了日本帝國而被戰爭動員,就是為了反攻大陸而被動員,只有此時此刻,是為了台灣自己的民主去防衛、去動員。」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習以為戰:台海日常 / 僅限會員 評論| 劉文: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將「心防」視為台灣備戰關鍵 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目前最重要的貢獻,來自於建立民眾理解並且應變戰災的戰爭之框。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人權 富察被拘將滿半年,台文化界聲援籲總統參選人關注|Whatsnew 除聲援並要求儘速釋放富察外,文化界也呼籲四名總統參選人重視中國「反間諜法」對參與兩岸交流的台灣民眾帶來的風險。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