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吉卜力免費公開劇照,掀起網民配對白大賽,你看過哪些有趣的改圖?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動畫了?這次的吉卜力「大喜利」大賽有為你帶來美好的回憶嗎?

網上吉卜力改圖。

網上吉卜力改圖。圖:網上圖片

端小二2020-09-25 發起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動畫了?這次的吉卜力「大喜利」大賽有為你帶來美好的回憶嗎?

有分析指動畫內含「環保」、「反戰」和「兒童」議題,你有從吉卜力作品看出啟示嗎?

在「後宮崎駿時代」,吉卜力應如何繼續走下去?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於上周五(9月18日)宣布,陸續公布所有作品的劇照供大眾下載,並指大眾可在「常識範圍內自由使用」。截止目前為止,大眾可下載的劇照多達400張,分別來自《千與千尋》和《崖上的波兒》等8套經典作品。

自吉卜力公開劇照後,有台灣網民發起「第一屆推特吉卜力大喜利大賽」,吸引不少網民發揮創意,替劇照重設對白或改圖。「大喜利」一詞源自江戶時代,指在表演節目最後的環節中,客人往往會因歡「喜」而多加打賞,令表演者能得到「利」益,因而得名。後來,隨著日本綜藝節目「笑点」以主持人出題、嘉賓即興回答的形式作「大喜利」,令大眾把「大喜利」與「急智回答」劃上等號。現時「大喜利」則多在網絡世界出現,重點亦同樣聚焦在參加者具創意的即興回答。

台港兩地的創意改圖

自「第一屆推特吉卜力大喜利大賽」推出後,網民反應熱烈,只要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尋找相關標籤,便能看到不少網民的創意改圖,參與者更包括台港兩地的官方機構和政治人物。

就台灣而言,除了網民的參與外,不少官方機構均把握這次機會,運用創意改圖吸引網民,藉此作出宣傳,如警政署署長室便在Facebook專頁貼上數張改圖,呈現警察日常工作的辛酸,而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亦以同樣方式和大眾解釋平日的工作範疇。

至於香港,根據明報報導,不少區議員均透過改圖表達對日常地區工作的感想,如抱怨民政事務署未能準時發還開支等。就此,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便貼出《千與千尋》電影中,千尋流著眼淚吃飯團的劇照,然後配上「今個月民政又遲claim錢,出哂糧畀同事自己無錢開飯」(這個月民政事務處又遲報銷,把錢都發給同事,自己則沒有錢吃飯)的對白,而同款貼文中亦有數張改圖揶揄政府官員,以及屢次拒絕參與區議會會議的民政事務專員。

網民創作的改圖,主要與日常生活有關,當中有不少談及肆虐全球的疫情,如有網民在《千與千尋》中白龍保護千尋的一幕配上「保持社交距離」。

吉卜力的創作意念

撇除這次的「大喜利」大賽,吉卜力的作品一直受大眾歡迎,縱使其作品以動畫為主,但目標觀眾卻非只限於小童,如作品背後複雜的創作意念便為成人觀眾津津樂道,而作為吉卜力靈魂人物之一的動畫師宮崎駿,甚至成為博士或碩士論文的研究題目

要理解吉卜力的影響力從何而來,或者就要從其成立背景說起。根據台灣媒體《報橘》報導,在吉卜力成立之前,日本動畫界主要由製片理念對立的「東映動畫」和「蟲製作」佔據,前者以製作高成本的長篇動畫電影為主,後者則著重製作低成本和技術含量的電視動畫,透過大量的出品佔據電視動畫市場。

作為「東映系」出身的動畫師,宮崎駿認為「蟲製作」的作品粗製濫造,欠缺內涵。因此在以其為靈魂人物的吉卜力中,所有作品的製作模式均承傳了「東映」製作認真的傳統,如以手繪取替三維技術,營造出東方世界夢幻般的美感。由此可見,吉卜力創作所象徵的,其實就是對抗醜陋的工業體系的精神。

至於作品中的主要創作意念,文化批評媒體《共誌》的一篇文章指出,由宮崎駿製作的吉卜力作品對「環保」、「反戰」和「兒童」三方面均進行了深刻反思。首先,上述作品除了明顯刻劃出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外,亦同時暗示大自然會對人類的破壞作出反應,藉此勸勉人類應反思自己,否則只會身受其害。

此外,就「反戰」而言,吉卜力作品除了突顯戰爭對地球造成破壞,亦帶出就算無法靠個人能力阻止戰爭,人類亦應好好活下去。最後,在「兒童」方面,文章指出宮崎駿是希望透過寫實的敍事,讓兒童及早接觸社會的真面目,並鼓勵他們多探索世界。

「後宮崎駿時代」吉卜力會如何走?

透過對劇本和動畫製作的堅持,吉卜力在宮崎駿的帶領下為大眾帶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之作。然而,《報橘》報導亦指出,由於「東映」式的製作令吉卜力的製作成本遠超同行,同時吉卜力為提高員工福利,一直採用「固定給薪制」,而非一般動畫公司採用的「計件制」,進一步加重了工作室財政負擔。

再者,在吉卜力的製作方式下,導演雖被賦予極大自由度,但同時也意味著作品的質素十分依賴導演的能力。因此,在宮崎駿退休後,吉卜力能否繼續頂著龐大的財政壓力,把賭注押在仍未面世的宮崎駿接班人身上,繼續生產出「神作」以賺取足夠的票房收入用以維持正常運作,實屬未知之數。

這次的吉卜力「大喜利」大賽有為你帶來美好的回憶嗎?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曾卓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