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蛋炒飯大戰:究竟飯該怎麼煮,餐桌上應有「正誤」之分嗎?

蛋炒飯製作何以引發爭議和共鳴?你認為此事的討論應上升到文化層面上嗎?

《BBC Food》示範蛋炒飯的影片引來馬來西亞YouTuber黃瑾瑜吐槽。

《BBC Food》示範蛋炒飯的影片引來馬來西亞YouTuber黃瑾瑜吐槽。視頻截圖

端小二2020-07-31 發起

你是如何烹煮米飯的?你在烹飪時,有什麼要恪守的「原則」嗎?

茶杯量水、用濾網瀝乾,你如何看待黃瑾瑜影片中的吐槽言論?

蛋炒飯製作何以引發爭議和共鳴?你認為此事的討論應上升到文化層面上嗎?

英國廣播公司(BBC)旗下頻道《BBC Food》於去年4月播出的「如何製作中式蛋炒飯」節目,近日因為馬來西亞Youtuber黃瑾瑜(Nigel Ng)的吐槽影片再次成為網絡熱話。

在BBC的教學影片中,主持人Hersha Patel先跳過淘米的步驟,並用英式茶杯量定煮飯的水量,但後來因為水量過多,在煮開後又把米飯倒進濾網瀝乾,隨後再用冷水沖洗。這一系列違反亞洲人做蛋炒飯常規的行為,逐一被黃瑾瑜飾演的「羅傑叔叔」(Uncle Roger)用喜劇性的語言和表情吐槽,並叫道:「這不是在煮意大利麵!」

黃瑾瑜本職是一名脫口秀演員,他將「羅傑叔叔」的人物設定為一位操大馬腔英文、文化水平一般、愛嘮叨的鄰家大叔。除了煮米飯外,Hersha在節目開頭讓觀眾「不要害怕」蛋炒飯、調味時沒有放味精、盛飯時用金屬勺刮易潔鍋等等的細節,也被愛管閒事的「羅傑叔叔」挖出調侃。

「蛋炒飯教學」在「羅傑叔叔」的影片播出後隨即引發熱議,有關吐糟更得到了許多亞洲區網友的認同。評論區隨即展開關於如何煮米飯,和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討論。不過,也有人就此上升到「文化戰爭」,讓Hersha收到了大量攻擊性評論。目前該影片已在Youtube上被播放720多萬次,吸引3萬多個留言。

7月25日,Hersha在個人社交媒體中上傳一條與黃瑾瑜見面的影片。影片中,兩人有說有笑,並表示正計畫日後合作拍攝「如何正確煮飯」的影片。黃瑾瑜又在影片中稱讚Hersha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呼籲觀眾不要在網上對她進行惡意攻擊,「不然羅傑叔叔會找上你。」

「BBC蛋炒飯」有錯嗎?

被羅傑叔叔形容為「犯罪」的蛋炒飯走紅後,有網友評論道:「每個亞洲人都知道,炒飯要用隔夜飯。」還有人在推特上畫出如何用手指測量所需燒米水的圖示。而中文媒體則大多以「氣壞亞洲網友」、「亞洲人看到超崩潰」、「BBC地獄食譜」、「步步驚心」等標題對BBC的節目一致撻伐。

其後,多位Youtuber也接連上傳對該節目的吐槽影片,或用節目中的菜譜實測「BBC蛋炒飯」,還有人延續黃瑾瑜影片中的嘲弄,稱此為「白人的蛋炒飯」。在Youtube評論中,「The BBC Food Woman」成為了Hersha的代名詞。在她個人Instagram幾個月前發布的一則食譜貼文下,網友也紛紛留下如「這米飯看起來沒熟」、「你也同樣會濾乾米飯嗎」的評論。

7月29日黃瑾瑜接受BBC的採訪,被問道是否覺得影片的評論「有些刻薄」時,回應指現在回看影片,認為說話的確有些刻薄,不過他稱這正是「羅傑叔叔」的角色設定,而且這些批評僅針對煮飯的技術,並非Hersha個人。黃瑾瑜也表示,他在事件中所學到的是「每個人有不同的煮飯方式」。

面對觀眾的批評與調侃,Hersha後來在個人影片及採訪中都澄清道「我自己知道怎麼煮米飯」,稱節目中的做法是按BBC的要求,「我本人是不會這樣煮的」。Hersha亦認為「羅傑叔叔」的影片以及黃瑾瑜本人都非常有幽默感,但不想因此捲入網絡罵戰。

儘管Hersha出面澄清,圍繞她的爭議仍然不減。有留言質疑Hersha為何要在明知錯誤的情況下,仍然用錯誤的方式煮飯。另外還有人批評BBC節目錯誤引導觀眾。

與此同時,也有評論提出,烹飪根本沒有「正誤」之說,而影片中煮米飯的方式只是不符合亞洲區的習慣,但不代表這是「錯誤」的。有網友找出影片中出現的白米包裝,而Hersha的烹飪方式只是遵從包裝上的指示,也是歐洲人普遍的煮飯方法;也有人指出該方式有歷史依據,「撈飯」是古早時期許多家庭的主食。

世界各地的米飯

在本次爭論中成為主角的「米飯」是中國、日本、朝鮮等東亞地區的主要糧食。從原始社會人類撥開稻穀下水煮起,對於「如何煮好米飯」的研究就屢有出現;西方國家因很少種植大米,故米飯罕以主食出現。

較為人所熟悉的西班牙大鍋飯(Paella)的歷史,則由中世紀阿拉伯征服者將稻米帶入歐洲開始。另外,意大利燴飯(Risitto)的原型是於元朝時期中國餐桌上的炒飯、法式米布丁(Riz au lait)則入鄉隨俗把米飯用在了甜品上。

與許多亞洲人習慣用電飯鍋不同,西方人用鍋具烹飪米飯並不在少數。英國名廚Jamie Oliver在「如何製作完美的鬆軟米飯」影片中,也採用了與BBC片中類似的方法——不淘米、用杯子測量米與水的用量,但沒有把米用漏網瀝乾這一步驟。

另一位英國米芝蓮廚師、有「地獄廚神」之稱的Gordon Ramsay也被網友翻出他7年前上傳的「完美米飯」教程:他用濾網沖洗米、用湯鍋煮飯,另外還加入豆蔻、八角、鹽和胡椒調味。

有觀眾寫道:「Ramsay也許是西餐之王,但他從來不懂怎麼做出完美的亞洲菜。」

食物戰事

說起蛋炒飯的精妙和文化內涵,常有人提起唐魯孫的記載,説以前上層人士家裡招廚子只考三道菜,而當中就包括了蛋炒飯。對於蛋炒飯對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有評論就寫道,「外國人對中華飲食的理解和認知,很多都是從唐人街中餐館一盤加了青豆和火腿的蛋炒飯開始的。」

事實上,這並不是蛋炒飯首次成為主角,也不是食物首次成為各國民眾的爭議焦點。飲食的正統與改良、東方與西方、全球化與地方化之爭從未間斷。

名廚Jamie Oliver曾在推特上發表自己製作的「西班牙海鮮燉飯」,但由於他將辣味香腸加進了飯中,引來西班牙人的不滿,被認為是褻瀆經典菜餚。除此之外,他製作的另一版非洲「喬勒夫飯」也因加了非傳統的配料被批評。當然,他也曾對蛋炒飯「下手」:使用印度米、加入辣椒果醬和嫩豆腐。

一位食物人類學研究員在其專頁「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回顧「印度中式蛋炒飯」如何在中印邊境戰爭時期誕生時寫道,「看著我在倫敦近郊的印度小餐館內吃到的蛋炒飯,是如何的兜了地球一大圈。蛋炒飯的文化疆界幅員竟如此遼闊,我是從來沒想過。」因而作者表示對BBC節目中蛋炒飯的做法並不意外,稱其只是沒有做觀眾普遍預期的蛋炒飯。

另外,西方對「異國料理」的鍾愛和肆意挪用,也是此次引燃紛爭的導火線之一。上述評論者寫道:「每種食材都應該有讓人自由變化的權利,但在長期看著自己心愛的食物在某些強勢文化中被挪用重組,做成各種讓人不再認得的模樣(或是慘樣),甚至還能藉此盈利,累積已久的怨氣終讓蛋炒飯事件引起強烈眾怒。」

有論者將此事與「文化挪用」相連,你如何看「無國界料理」的出現?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殷木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