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粉紅色是女生的「專利」?你如何看因口罩顏色掀起的「粉色浪潮」?

「男穿藍、女穿粉」,這種刻板印象究竟從何而起?

2020年4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行政院紓困振興方案「醫藥防疫科技研發」記者會戴上粉紅色口罩。

2020年4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行政院紓困振興方案「醫藥防疫科技研發」記者會戴上粉紅色口罩。圖:行政院提供

端小二2020-04-18 發起

柔弱文靜、溫柔甜美?看到粉紅色會引起你怎樣的聯想?

有評論指出,顏色性別化的背後是性別權力結構問題,你怎麼看?

「男穿藍、女穿粉」,這種刻板印象究竟從何而起?除了顏色之外,生活中還有哪些被性別化的概念?

早前有台灣家長反映,兒子害怕被同學嘲笑,抗拒戴粉紅色口罩上學。為此,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4月13日的記者會上,特意與團隊成員一起戴上粉紅色口罩,稱「粉紅色其實也不錯」,呼籲全民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後來,台灣各政府部門、媒體、民間品牌、文化團體一齊響應,教育部推出粉紅防疫戰士的動漫形象,海巡署長室的Facebook推出戴着粉紅色口罩的「防疫少年團海報」;連鎖快餐店肯德基、台灣啤酒等商家也將Facebook頭像改換成粉紅色,許多網民紛紛跟貼,在社交平台掀起「粉色浪潮」,以行動表達「顏色沒有性別之分」。

此外,台灣總統蔡英文同樣在社交平台發布卡通繪圖,呼籲「口罩是來保護你我,不用顏色區分你我」;台灣101大樓也在4月15、16日兩晚亮起粉紅色燈光,響應此次性別平權的聲浪。

「男穿藍,女穿粉」是自古有之?

我們一出生,社會便將我們歸類為男性或女性;隨着長大,受到的社會約束越多,藍色代表男生,粉紅色代表女性猶如一種不成文象徵。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性別在顏色上的「賦予」從何而來?

在20世紀初期,各種母嬰刊物都表明,沒有明確對顏色的性別定義,粉紅色既可以代表女嬰,也可以代表男嬰。甚至在1918年的嬰兒服裝刊物《the Infant’s Department》中曾提出:「男孩應該穿粉紅色,女孩應該穿藍色。因為粉紅色更果斷和強大,而藍色更精緻和講究。」與如今的「規則」恰好相反。

歷史學家Jo Paoletti認為,男穿藍、女穿紅的「規則」是由美國於20世紀時訂立,並在二戰後開始變成主流,到上個世紀80年代才逐漸固定;但Paoletti指出有關「規則」,源於製造商發現當把商品越區別化,越能夠吸引更多賺買者,而非依據男女生天生對顏色的偏好而決定。

由此可見,個人對於顏色的定義受到社會操控,這種控制最常出現在教育領域。香港大學心理系曾在學術期刊Sex Roles發布論文,當中研究顯示成人可以通過向兒童灌輸顏色背後的性別定義,影響兒童對於顏色的觀感和認知。從而發展成年人對孩子觀感的控制,將顏色的性別定義「深植」在下一代。

顏色性別化的背後

男孩對戴粉紅色口罩的抗拒,反映出社會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已經投射到每個孩子的生活之中,並給他們造成困擾。

粉紅色是否一定代表女孩?粉紅色又是否帶有柔弱、文靜的訊息?穿著粉紅色衣服的女孩又是否一定要溫柔甜美?然而在每一層定義中,都帶有社會建構時對性別的誤讀。Ann Oakle在《性、性別與社會》一書中提出「性別化」(gendering)的概念:所謂女性「天生」的特質,都是社會壓力和制約內化而成的。

李淑菁在獨立評論中提出,小男孩對戴粉紅色口罩的抗拒是「整個社會一起促成的」,也需要社會一起去解決。她指顏色性別化的背後,是性別權力結構的問題。在資本主義、父權制的權力關係下,在不同場域裏,包括學校的環境,權力控制者都會利用性別進行權力的控制和限制。

對此,李淑菁提出「性別友善實驗學校」的概念:從學校組織、制度、文化、教科書等領域重新檢視性別問題,希望能建立性別友善的教育行政體系和政策,尊重多元差異、消除性別歧視,最終創造一個喜歡粉紅色的男孩也不會被霸凌的校園友善空間。

文: 端傳媒實習記者吳迪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