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遊戲《瘟疫公司》從蘋果中國區下架,遊戲是科普的解藥還是恐慌的毒藥,你怎麼看?

你玩過這款遊戲嗎?有怎樣的遊戲體驗?

模擬遊戲《瘟疫公司》截圖。

模擬遊戲《瘟疫公司》截圖。

端小二2020-02-28 發起

開發商稱遊戲旨在提高公眾健康意識,你如何看待其科普與教育作用?

「反人類」的遊戲設定,是否具有需要監管的潛在危害?

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如何把握現實世界和虛擬空間的分界線?

2月27日,熱門遊戲《瘟疫公司》(Plague Inc.)從蘋果應用商店的中國大陸區下架。英國遊戲開發商 Ndemic Creations 當日發布聲明,稱公司於前一晚收到通知,該遊戲「經中國國家網信辦審查存在違反國內法律內容」。

聲明同時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遊戲下架是否與當下的冠狀病毒疫情有關。公司正在全力以赴爭取遊戲重返中國尋求解決方案,並嘗試聯絡中國網信辦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發展歷史

《瘟疫公司》是一款於2012年推出的戰略遊戲,以其真實性、故事背景和浸入式體驗獲得好評。隨後上線的《瘟疫公司:進化》(Plague Inc: Evolved)則為PC端和遊戲主機開發,並增加了新功能。據開發商稱,遊戲發布以來的八年間已收穫1.3億玩家青睞,並長期佔據全球策略/模擬遊戲榜首。

與主流遊戲拯救世界、人類的設定不同,《瘟疫公司》選擇反其道而行之,使玩家站在病毒的角度。玩家的任務是培養出致命病原體,改變病毒傳播途徑,在解藥研發成功前感染全世界、消滅全人類。遊戲進程中還會不斷彈出即時新聞,包括將自然災害、經濟政治等信息融入玩家的判斷中,促使其作出更合理、有效的決策。

玩家還可以自由為病毒命名。2016年,英國脱歐公投後不久,「Brexit」便取代「特朗普」 (Trump)成為最熱門的病毒名稱。開發者詹姆斯•沃恩(James Vaughan)表示,這種即時性的反應在《瘟疫公司》中很常見,而現實世界中爆發的流行病,如埃博拉、寨卡病毒等,也會在遊戲中成為熱門選擇。

每當重大疫情出現時,人們試圖了解疾病傳播方式及病毒爆發的複雜性,該遊戲下載量也會隨之飆升。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之初,《瘟疫公司》便再次進入大眾視野,並一度穩居應用商店付費遊戲排行榜首位。有網友還發現,早在2015年就有中國玩家上傳名為「冠狀病毒」的自制副本,並將故事時間設定為2020年,被網民們稱為「神預言」。

1月23日,開發商針對玩家、媒體的詢問發表聲明,稱其設計遊戲的初衷在於模擬真實、提供信息,而非「過度渲染嚴重的現實問題」,並提醒玩家這只是一款遊戲,並不是科學模型。「我們始終建議玩家直接從當地及全球官方衞健部門獲取資訊。」

成就與爭議

開發商在關於遊戲下架的聲明中稱,《瘟疫公司》作為一款「智能而複雜的」獨特模擬遊戲,意在鼓勵玩家積極思考,並學習涉及嚴重公共衞生問題的相關知識。此次疫情中,開發商官方推特也積極轉發相關信息,並稱正與世界主要衞健機構開展合作,「為抗擊 COVID-19 貢獻力量」。

2013年,詹姆斯•沃恩曾受邀前往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进行演講,介紹如何通過這樣的遊戲向公眾進行健康宣傳,並提高公眾對相關問題的認識。沃恩在採訪中表示,《瘟疫公司》讓人們從全新的角度思考傳染病,使人們意識到每天都在面臨的威脅。他得知一些老師和教授也將此款遊戲作為教育工具,向學生解釋生物學和經濟學的概念。

不過與遊戲相比,人類在現實中面對的挑戰更為複雜、困難。近期接受BBC採訪時,沃恩表示,開發者一方面不希望出現大規模的疫情,一方面也樂於看到人們從遊戲中學到一些東西,以應對現實情形。「這不是件令人開心的事,但卻能夠啟動人們之間的對話,而這種對話平常可能不會發生。」

隨着此次肺炎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國際社會已紛紛敲響警鐘,並採取限制措施。各國發現病例的數據以及不斷更新的國際新聞,正在使更多人聯想到《瘟疫公司》的劇情。有網友懷疑,遊戲下架是否再次印證了反映現實陰暗面的藝術作品難以過審。

但也有網友表示,此類遊戲的流行可能會「誘導別有用心的個人或組織」,導致相關數據和攻略被濫用。有文章認為,《瘟疫公司》下架是因為遊戲的背景導向「不利於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遊戲內的劇情「不符合標準」。

此外有網友指出,遊戲下架的原因可能在於沒有「版號」。蘋果公司近日發表公告,中國大陸區所有付費或含內購的遊戲,需於6月30日前提供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局頒布的「批准文號」。據稱,該通知已反映在蘋果商店後台的審核頁面,但暫未有大規模下架無版號遊戲的跡象。此舉與《瘟疫公司》下架是否有關聯亦尚未證實,開發者的另一款遊戲反叛公司(Rebel Inc.)在中國大陸區依然可以購買。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章旦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