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中國央行下調準備金率,釋放9000億人民幣,是穩健調控還是提油救火?

今年已有超過30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宣布降低利率,全球經濟寒冬下的中國,會有怎樣的變動及影響?

一位行人走過位於北京市中心的中國人民銀行。

一位行人走過位於北京市中心的中國人民銀行。攝:Teh Eng Koon/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9-09-10 發起

中國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給貿易戰影響下增長乏力的中國經濟打一劑強心針嗎?

降準會增加中國經濟的不穩定性、加速通貨膨脹和催生資產泡沫嗎?

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實際融資成本,此次全面降準將於9月16日生效。同時,也將針對城市商業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

全面降準後,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將由13.5%變為13%,中小金融機構則由11.5%下調為11%。央行表示,此次降準將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央行在宣布這一決定時同時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

在央行公布全面降準的消息之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9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目前中國國內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被視為中央釋出的貨幣政策將作出調整的信號。

此次降準是央行本年度內第三次降準,前兩次分別為1月4日,央行宣布全面降準1%;5月6日,央行發布公告稱將對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村實行將其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至8%的定向降準政策。不過,年初全面降準雖釋放1.5萬億元,其中7000億用於對冲到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及逆回購,實際釋放的長期流動性為8000億元,因而,是次的9000億,為自去年至今規模最大。央行強調,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因此並非大水漫灌。

這也是2018年初以來央行第七次降準。此次降準生效後,中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降至2007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政府為控制貸款數量增加,曾在兩年內提準16次。

德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對《明報》表示,近期大陸大力收緊房地產融資,因而是次降準著重降低製造業融資成本,扶持中小企業融資。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則預計12月可能要再全面及定向降準一次。

外界普遍認為央行此舉是為了刺激在貿易戰影響下增長動力明顯不足的中國經濟。今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增長率為6.2%,為1992年3月以來最低。8月3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八月份中國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上個月的49.7%跌至49.5%。採購經理人指數是一項監測宏觀經濟的先行性指標,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

9月1日零時起,中美兩國間新一輪提高互徵關稅正式生效。美國對價值112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5%的關稅;中國對美國大豆、肉類等商品加徵5%或10%的關稅。

降準後,銀行的借貸成本降低,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資金。但通脹隱患也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顯現,9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八月份衡量通脹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8%,較7月份上漲0.7%,為2018年2月以來最高。

除了降準之外,八月份以來中國政府還採取了一系列其他財政和貨幣政策來應對經濟放緩: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2008年5月以來第一次跌破7這一重要關口;8月17日,央行公布了利率機制改革,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9月4日召開的國常會上,國務院要求地方政府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券部分新增额度。與此同時,9月10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

在全球對經濟發展前景和貿易戰持續的局面不斷加劇的憂慮中,今年已有超過30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宣布降低利率。上個月,美聯儲也於十年來第一次下調基準利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