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申請美簽,請先填報社交媒體賬號:我們是時候反思自己的PO文了嗎?

美國民權聯盟稱此規會加強自我審查、影響言論自由,你認同嗎?

美國國務院基於國家安全理由,收緊赴美簽證的申請,新規定移民及非移民申請人,需申報曾使用的社交媒體帳戶名稱、電郵地址及電話號碼等。

美國國務院基於國家安全理由,收緊赴美簽證的申請,新規定移民及非移民申請人,需申報曾使用的社交媒體帳戶名稱、電郵地址及電話號碼等。攝: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9-06-03 發起

審查入境者社交媒體信息可以有效保護國家安全嗎?

美國民權聯盟稱此規會加強自我審查、影響言論自由,你認同嗎?

當個人社交媒體內容被納入官方審查,你會重新審視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嗎?

美國國務院以加強安全審查為由,要求絕大部分美國簽證申請人提交近五年使用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信息,新規已在5月31日起生效。而審查的社交媒體名單除Facebook、Twitter、Google+、Instagram、LinkedIn、Reddit、Tumblr、YouTube等國際常用軟件外,還包括新浪微博、QQ、優酷等中國軟件。

在簽證的網上申請表格上,系統會要求申請人選擇社交平台,並給出相應的個人賬號名稱,但提醒申請者不要填寫密碼;申請人也可以選擇自己沒有社交賬號。

美國國務院官員指出,如申請人被查出有所隱瞞或資料失實,即有機會面臨嚴重後果。所有海外人士要S簽證前往美國工作或旅遊的都不例外,只有極少數經外交渠道申請的簽證可獲豁免。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提醒赴美中國公民,在申請簽證時遵守相關法律,如實填寫赴美目的。

根據美國國務院信息,絕大部分美簽申請人,需提供他們使用超過五年的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國際旅行記錄、驅逐出境記錄、是否有家人參與恐怖活動,及五年內使用過的社交媒體資料以作有關當局審查。

據紐約時報報導,此項新規並非美國政府臨時起意。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執政期間,國務院開始要求簽證申請人自願提交社交媒體信息。

2017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審查入境者是否有極端主義傾向或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如申請入境者曾到過遭恐怖分子控制地區,則必須對其社交媒體的歷史紀錄進行詳查。

2017年9月,美國國土安全部提出並頒布了一項規定,要求監督包括入籍公民在內的所有移民的社交媒體使用情況。

2018年3月,美國國務院公布將落實該政策實施的消息,準備要求申請人上報自己過去5年來所使用的社交帳號名稱,並把範圍從原本的移民簽證範圍擴大到了幾乎所有美國簽證上,大約每年會有1400萬來美訪客受到影響。

儘管此項規定並不是僅僅針對中國,6月3日中國教育部亦發出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稱中方部分赴美留學人員簽證受到限制、簽證審查週期延長、有效期縮短以及拒簽率上升等情況。

加強自我審查,影響言論自由?

美國民權聯盟表示,新規定會助長歧視行為,例如對穆斯林國家可能有不公平待遇,而且收集的信息「明顯超出了保護國家安全所必需的範疇」。此前,美國只要求部份來自受恐怖組織控制的國家之申請人提供社交媒體資料,但國務院在公告中提到,他們一直為保護美國公民而不斷研討整個審查機制,而今次針對社交媒體政策的改動自然就是出於這個考慮。

美國民權聯盟擔心,此規最終只會導致申請人對自己的社交言論作自我審查、變相影響言論自由。美國民權聯盟國家安全項目的主管Hina Shamsi表示,人們會想知道自己的網絡言論會被政府怎樣誤解和扭曲。

廣州某留學機構針對此規定發文,指導學生在社交媒體中避免些敏感詞,例如代購、美國買房、找工作、庇護等。

而美國在台協會(AIT)2日表示,此規並不會影響持ESTA(電子旅遊許可證)赴美的台灣旅客。

更謹慎使用社交媒體?

當個人在社交網絡上的發文成為官方審核的依據之一,會否改變你的使用習慣?選擇發布較少個人資訊,刻意調整發文內容,甚至自我審查,更有目的性地撰寫內容?

好奇心日報表示,部分年輕人會為找工作而精心規劃自己的社交媒體,而有選擇地發布內容/屏蔽同事/設置分組/單獨開小群/建小號等行為已成為常態。

Melmagazine則稱,普遍的社交媒體處理方式包括,定期清理舊帖,設置私密賬戶,更改自己的社交媒體資料,創建獨立的小號,以及積極使用時效性發布功能(例如 Snapchat)但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報導則提醒,互聯網的痕跡是無法徹底消失的,不要完全依賴事後刪除。

據2018年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示,多數青少年會儘可能地迴避政治觀點和個人隱私,轉而發布與專業知識/職業成就相關的、「能被 HR 當作加分點」的信息。

在你的社交媒體內容被納入簽證審查後,你會更謹慎地使用社交媒體嗎?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沙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