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艱深專業學術著作是否有翻譯引進的必要?打破語言壁壘是學者必備的能力嗎?

譯者陸大鵬指,大體量的翻譯帶來了如譯者被出版商壓榨、翻譯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譯者強朝暉則認為學術著作的譯本對於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很重要,你怎麼看?

耶魯大學圖書館。

耶魯大學圖書館。攝:Nathan Ben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讀者2019-01-16 發起

譯者陸大鵬指,大體量的翻譯帶來了譯者被出版商壓榨、翻譯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譯者強朝暉則認為學術著作的譯本對於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很重要,你怎麼看?

據台灣國家圖書館統計,台灣出版的新書中逾兩成為翻譯圖書,翻譯也以漫畫、兒童、文史等居多,閱讀人群相對少數的專業學術著作,是否有必要進行翻譯並引進?

有讀者認為翻譯的核心是圍繞原文的目的,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學性就會「再造重生甚至重新創造」,怎樣才是好的翻譯作品?你看到的翻譯文有哪些問題?

讀者 Ho Wai 援引兩位中國外文譯者陸大鵬和強朝暉的意見,在端傳媒尊享會員臉書群組中發起有關學術著作應否翻譯成中文的討論,經讀者同意,端傳媒社群組轉載議題。(撰文:實習記者黃綺婧)

曾翻譯《1453:君士坦丁堡》、英德語知名譯者陸大鵬撰文認為,只有大眾書才值得被翻譯引進,而狹意的學術著作則引進意義較小。同為社科文獻譯者的強朝暉則認為,很難要求每位研究者都能擁有直接閲讀(並準確理解)原文的能力,因而翻譯對學術研究同樣重要。

據統計,2017年台灣出版的約四萬種新書中,有超過兩成是翻譯圖書。原版圖書主要來自日本、美國、英國及韓國。而翻譯最多為漫畫書,佔整體翻譯圖書的兩成,其次為兒童讀物、小說、醫學家政、人文史地、心理勵志等。

陸大鵬在《有很多書,根本不該翻譯引進到中國》一文中,將「學術書」定義為:「只有本專業的人會讀,其他人一般不會讀的書。」陸大鵬認為這類學術著作普通讀者不會涉獵,而研究者理應閱讀原版。學術著作中譯版的出現背後原因是學術界外語能力不足所致,所以他認為學者應該提升外語能力。

陸援引過去與英國知名文學經紀人喬治娜·卡佩爾的話,指出對英語圖書而言,中國近幾年已取代過去德國第一翻譯大國的位置,中國從英文世界中的翻譯引進是非常驚人的。然而,龐大的翻譯體量也帶來了不少問題,一是中國出版社競爭下哄抬版權價格,二是現存學術翻譯著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有些學者、教授往往把翻譯的工作指派給學生完成,難以保證翻譯本質量。

此外,陸大鵬也提及,目前翻譯業界的譯者薪酬問題同樣亟待解決,「在金錢方面剋扣剝削譯者的現象很常見,國營出版社和民營公司都有這樣的劣跡。」

德語譯者、曾翻譯《世界的演變——19世紀歷史》的強朝暉則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中國學術界普遍能夠熟練掌握英語,有能力閱讀英語書寫的學術著作。相反,卻不是每個學者都能掌握英語以外的外語,所以他認為有必要引進外語如德語的學術著作。

《這些書不該翻譯引進到中國嗎?|與陸大鵬商榷》一文中,強朝暉表示,驅使他開展翻譯學術著作的動力是源自一次翻譯經歷。原本他與另一位語言專業的同行合作,翻譯《世界的演變——19世紀歷史》。及後他擔心自己學術水平能力不足,又找來歷史教授,最終三人合力完成。但出版前夕校對才發現教授翻譯能力不足,導致翻譯本需要重新校對。他意識到學術著作的譯本對於提高中國學術研究水平的重要性,於是立志成為翻譯學術著作的譯者。

讀者 Ho__ 認為閱讀學術著作中譯版的價值在於減省查字典的時間,他會先將中譯版略讀,再細閱英文原版。另外也能透過對比譯文和原文,從中閱讀譯者的內心想法,再追溯理解原文。

Ho__ 舉例到,因不理解某部歐洲哲學文章所批評的意涵,便找來中譯版閱讀,卻發現譯文全部相反或離題萬丈,而原因是譯者便是原文所批評的類型,因而也無法理解原文所指。「透過研究原文——譯文的意義偏差,理解譯者的想法,最後成功理解了原文的意思。一般人也許恨透這譯者的垃圾譯文,但對我來說卻是珍貴的研究材料。」

讀者 Wang__ 認為雙語閱讀的例子屬少數,所以翻譯的前設是假設目標語言受眾群精通目標語言而非源語言。他認為翻譯的核心是圍繞原文的目的,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學性就會「再造重生甚至重新創造。」

閱讀人群相對少數的專業學術著作,是否有必要進行翻譯引進?打破語言壁壘是學者們的必備素質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