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當韓國進步派共同民主黨推薦的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舉起雙手,說出「大統領李在明」的時候,大概會想起3年前他敗選的那個夜晚。當時,被稱為「南韓川普」的李在明被另一個也被稱為「南韓川普」的尹錫悅以0.7%的微弱差距擊敗。
是次選舉投票率達到79.38%,創下1997年南韓首次政黨輪替以來總統大選的最高投票率紀錄。李在明獲得1728萬餘票,得票率為49.42%,而保守派國民力量推薦的候選人金文洙則獲得1439萬餘票,得票率為41.15%。
如果說2022年選出尹錫悅的投票中,選民是因為擁有近180個國會席位的共同民主黨及前總統文在寅未能順利完成「燭光市民」要求的改革議題,最終導致了時隔5年的政權交替,那麼這次的大選,就是另外一場「政權審判」的結果。
(編註:2016年彈劾朴槿惠前後,韓國全國範圍舉行燭光集會,2024年針對尹錫悅再次舉行,要求「勘正國家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