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日前宣佈,將在4月7日撤出香港。其實隨著去年我們收到越來越多外賣員對 Keeta(美團)的投訴,而急劇減少對戶戶送的投訴時,已預見戶戶送「遲早執笠」,香港外賣平台將從三國鼎立,回復之前兩強爭霸的局面。
戶戶送撤出香港,與 Keeta 佔據大部份市場有莫大關係。公眾輿論和媒體報導也幾近眾口一詞,除了說疫情後市民北上消費,令外賣熱潮冷卻,就是說 Keeta 資本雄厚得「以本傷人」,把戶戶送打得敗走,更擔憂若 Keeta 獨大,情況會更惡劣。也有評論針對資本的來源地,論述來自大陸的 KeeTa (進入香港後改名Keeta)打敗來自英國的戶戶送,充滿對香港政治現況的投射。
「令人懷念」的戶戶送表示,屬下200名「員工」將獲得勞工法例的法定權益,甚至有多於法例規定的遣散費。至於旗下12000名從來不被視作「員工」的外賣員,就沒有這個福份,只有「過檔」到 foodpanda 的機會,但曾被 foodpanda 解僱的外賣員未知能否獲益。而社會較少關注的是,有部分外賣員正在等待意外保險補償,以及正在循法律程序追討工傷賠償,戶戶送不置一詞,清盤後的追討前路仍是未知之數。
香港主流對事件的即時反應,主要停留在市場佔有率及其對收費和價格的影響,並不令人意外。但戶戶送是在香港紮根十年,與 foodpanda 長期瓜分香港市場的跨國企業,居然不足兩年就被 Keeta 逼得撤出香港。說 Keeta 以銀彈暴打對手,為何是戶戶送先倒下,而不是 foodpanda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