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元淦恭:七一訪港中央代表團,背後隱藏的治港路線轉變

此次隨行的副國級以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達到6人,是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規格最高的「中央代表團」。

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二十週年紀念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率領龐大的中央代表團抵港。此次隨行的副國級以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達到6人,其中包括王滬寧(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栗戰書(中央辦公廳主任)、范長龍(中央軍委副主席)三名政治局委員,以及分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是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規格最高的「中央代表團」。

什麼是「中央代表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四種類型的行政區劃,即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省和直轄市是最普通的行政區劃,在所謂「單一制」的政治框架下沒有「地方自治」權力,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置的自治區,享有法定的「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權,而特別行政區則享有「一國兩制」下的「高度自治權」。

省和直轄市通常沒有逢五逢十的紀念活動,即使海南省、重慶市有這樣的紀念活動,中央派代表親往出席,也不使用「中央代表團」的稱謂。但中央派員參加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大慶」,和香港、澳門回歸的「大慶」,就要組成「中央代表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