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接見「幫港出聲」,甚至借「幫港出聲」之口「宣旨」,令這個民間組織瞬間彷彿蟒袍加身,輿論因此對未來特首人選、派系鬥爭、鷹鴿路線分歧等開始熱烈討論。各路人馬都希望能就這件事沙盤推演,揣度未來數年北京的政治意圖;而我的關注點相對微觀,即中央在港的群眾組織政策,更切確地說:群眾宣傳政策的發展。
接見「幫港出聲」後的張德江,在民間受到一些角度奇特的批評,批評大致針對檔次格調,而非立場態度,認為就算是要培植親建制組織,也不應該是這個「不三不四」、「難登大雅之堂」的團體。除了反對派和食花生(隔岸觀火)的群眾有這樣的聲音外,也有報導指,有親建制人士私下不滿「幫港出聲」能被張大人接見,不明白他們「憑什麼」。
網絡寫手周小平花千芳的冒起
我卻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就在2014年,北京那場標誌性的「文藝座談會」上,習近平定下了中國文藝工作的發展路線,也就是在那場座談會上,習近平接見了兩個網絡寫手:周小平和花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