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種族衝突再起,美國「後種族」神話緣何破滅?

眾多反對警察暴力執法、要求伸張正義的遊行,以及對警察的暴力報復,反映出美國尖鋭的種族矛盾。「後種族社會」只是一個神話。

種族衝突再起,美國「後種族」神話緣何破滅?
2016年7月7日,美國加州一條高速公路上,示威者抗議一連兩宗黑人遭槍殺案件。

2009年,非裔美國人奧巴馬入主白宮,與眾多黑人政商精英、文化體育明星一同宣告美國已進入「後種族時代」,即基本上不存在種族問題的時代。確實,20世紀50至70年代高漲的黑人自由運動,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美國白人至上的種族分層。特別是原先滲透於南方法律、北方習俗與公共政策的種族歧視,已被明令禁止,民眾對種族問題的認知水平也大為改觀。

然而近幾年來,美國種族矛盾凸顯。2014年的多宗白人警察殺死黑人事件(例如埃里克加納米高布朗弗雷迪格雷死亡案)過去不久。而就在上週,美國又發生三宗與種族矛盾有關的槍擊事件。7月5日,在最南的路易斯安那州,正在兜售光碟的小販史達寧(Alton Sterling)被警察制服倒地後連轟五槍死亡。7月6日,在最北的明尼蘇達州,卡斯蒂爾(Philando Castile)主動告知警察自己有持槍許可,在搜尋身份證件時,被警察射殺。7月7日,在達拉斯市中心「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集會現場,五名維持秩序的警察被黑人退伍軍人米卡.約翰遜(Micah Johnson)射殺。

儘管難以判斷殺死史達寧及卡斯蒂爾的白人警察是否是種族歧視者,但是此類事件頻發,點燃了黑人反對種族歧視與壓迫的怒火。美國全國範圍內,爆發了眾多反對警察暴力執法、要求伸張正義的遊行。而約翰遜射殺白人警察,更反映出美國尖鋭的種族矛盾仍然存在。「美國成為後種族社會」只是一個神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