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築大學教授鄧相超,因在毛澤東誕辰123週年當天(2016年12月26日)轉發反毛立場的微博,而遭到毛粉連日聲討。隨後,大學、省政府、省政協紛紛作出反應:鄧被解除省政府參事職務,隨後辭去政協委員席位,並有文件照片流出,指大學黨委要求其提前退休。
類似風波在中國輿論場上,太過稀鬆平常,哪怕涉事者具有體制內身份也不罕見,而鄧相超事件的「增量」在於:一批毛澤東支持者,即毛粉,於1月4日到鄧相超所在的山東建築大學抗議。緊隨其後,與鄧的體制內身份相關的學校、政府與政協在次日即做出了「現場辦公般的即時回應」(大陸資深媒體人石扉客語)。
因為事情前後腳發生,旁觀者很容易得出類似「毛粉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的結論;甚至有論者進而推論:「當局得以和這些文革餘孽形成一個所向無敵的閉環互動,實施以定點清除為手段,以管控輿論為中心的社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