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
端 x 香港書展
從香港閱讀世界‧洗滌心靈 鼓舞人生 再啟航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31屆香港書展,將於2021年7月14至20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特約企劃
專訪法律實踐進程:面對貪腐、災難、政治干預,黎巴嫩的進步工作者這樣戰鬥
面對獨裁體制和經濟危機的當下,在中東國家推進法治的進程非常困難。但他們有極大的決心。
-
特約企劃
疫下世代應該如何自處?3個藝術家的虛實交流企劃,探討獨處的思想哲學
疫情下的隔離日子,獨自居坐斗室之中,對你來說是孤獨、還是自在?
-
特約企劃
去看一場真誠的表演:《山水》——以舞蹈去問「什麼是人?」
每次去看一個表演——不論是話劇、管弦樂、還是舞蹈表演——大家進場前會抱着怎樣的心情?
-
特約企劃
越是在艱難的時代,我們才越需要音樂
這不是音樂創作的好時代。在遭遇了2019突變的社會氛圍之後,我們又迎來2020年的傳染病疫情。
-
特約企劃
「無限亮」網上圓桌討論:藝術如何提昇不同能力人士的身心健康
藝術治療與靜觀、頌鉢等新興的身心靈療法,日漸受到需要紓壓的都市人歡迎,而學術界早已對藝術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作過不少研究。
-
特約企劃
學校是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
「我找不到不參加的理由。」全港首批綠色建築學校樂善堂劉德學校歐耀輝校長接到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的宣傳品後,便主動報名。
-
特約企劃
每個時代都有暴風雨,我們如何面對?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戲劇,而經典的力量之所以動人,在於它超越時代、切中人性的精闢視角,讓每一代人都願意自其中再掘深義。
-
特約企劃
「真相」到底有幾多%是真?
到底,什麼才是真相?
-
特約企劃
跟隨台灣漫畫家的足跡,去二次元的台灣旅行
肺炎疫情讓世界停擺接近一年,禁足的香港人最想念的兩個旅行地點,常常是台灣和日本。
-
特約企劃
《客風_漂鳥之歌》把演出看到最後,然後你自己作出選擇
台灣新古典舞團的舞劇作品《客風 漂鳥之歌》,本月將在「台灣月」活動中線上演出。
-
特約企劃
舞蹈與武術的邂逅 -- 香港舞蹈團的「武蹈」跨域研究
剛與柔、陰與陽、離與合、起與止之間找到舞蹈與武術的契悟,為舞與武這兩種不盡相同但又有共通處的身體表達方式帶來新的啟示。
-
特約企劃
《最後一夜》:從金大班身上學會的,是面對未知未來的毅力
在香港舞蹈團的演繹下,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會讓您對人生的感悟見證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嘗試在這舞蹈劇場跟自己對話,碰撞出一個真誠的故事。
-
特約企劃
《一水南天》香港故事:在最黑暗的時候見到光輝
音樂劇《一水南天》編劇/作詞張飛帆透露全劇最後結束在1941年,香港投降的那一天。香港日治三年從這一刻開始。「我故意結束在一個最黑暗的日子。」
-
特約企劃
時間就是無情的 王亞彬:從《青衣》跳出生命的領悟
她們都很相似,換上表演的衣服、化過妝就完全投入角色;而且她們都是很出色的演員,她們都希望可以一直跳、一直跳、一直跳着演着自己最喜歡的角色。不同的地方,在於筱燕秋在演藝生涯的高峰被迫退下舞台,而飾演《青衣》裏筱燕秋的王亞彬則可以在舞台落幕後卸下妝容,沉澱過後再期待下一次將筱燕秋重現。「每一次跳《青衣》,都感覺自己衰老了一次。」王亞彬將原著小說濃縮在九十分鐘的舞劇當中,每一次都歷盡角色的人生顛峰及沮喪;到底筱燕秋和王亞彬如何互相影響?這次王亞彬將《青衣》帶來香港,跟香港舞蹈團合作,又會帶來什麼火花?
-
特約企劃
丹麥LINDBERG攜手台灣必久戴 獨家發表全球最齊全系列新品
用一個詞來描述北歐丹麥的極簡主義,LINDBERG當之無愧,其展現的工藝與設計理念,一直以來深受全球眼鏡收藏者追捧,也得到設計產業高度讚賞,至今已榮獲104項,包含:德國IF設計獎、紅點獎及日本G-Mark設計大賞。在名譽滿載之際,LINDBERG與合作深厚的台北必久戴眼鏡共享這份殊榮,共盼攜手創造手工客製設計眼鏡的里程碑。
-
特約企劃
人生好難,為自己寫下答案吧!
距離今年結束只剩一個多月,回想一路走來,今年過得如何?年初的計畫達成了多少呢?與家人、親朋好友的關係有沒有更好?為了更健康而做的努力獲得回報了嗎?工作是更上一層樓了,還是準備好轉換跑道了呢?而明年的計畫,是否也開始思考了?
-
特約企劃
《倩女・幽魂》舞劇:在人鬼不分的年代,強調那種單純
從文本《聊齋誌異》,至80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倩女幽魂》,再到現今舞劇《倩女・幽魂 》,聶小倩和寧采臣見證了時代的轉變,承載著你我的記憶。舞劇是基於同名經典電影改編的作品。世人對原作太熟悉了,無論是劇情還是音樂,不同角色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原片的配樂更是由才子黃霑操刀。因此舞劇會如何演繹這個故事,當中的音樂是如何編寫,格外引人好奇。這部作品也在表達一種單純的感情,在人鬼不分的年代強調那種純粹,並相信其真實地存在。
-
特約企劃
挑選木食器,除了選材還要是手工製的
木食器的觸感溫潤、紋路自然美麗、加上淡淡的木頭香讓人放鬆平靜, 並隨著使用會留下個人的生活痕跡,大概是大部分人都喜愛的原因吧! 食器使用起來順手才能順心, 因此在設計每一個弧度厚度都是必須經過手去感受才能打造出好握好用的流暢線條。
-
特約企劃
一份值得收藏的文具清單|文具控看過來
「讓自己用起來舒服、開心的好文具是值得投資的。」這是位於倫敦知名的文具店 Present & Correct 老闆 Neal Whittington 的一句名言,這家店裡的商品全是老闆在世界各地逛市集搜來的寶,質感劃一,水準整齊,個個數量不多,錯過很可能無緣再見。
-
特約企劃
極簡留白哲學:回歸生活本質
當生活的步調越快,繁雜瑣碎的事越多,我們卻越嚮往回歸到最單純、最原始、最自然的生活,希望有更多的留白的時間與空間來作心靈上的過濾。
-
特約企劃
初心,自然呈現純粹の生活態度
幸福地過日子不必額外做些什麼,只要多用點心在日常小細節上。
-
特約企劃
美食源於美器,器之道藏於參錯間
《隨園食單》的作者袁枚,清朝的美食家、散文家,曾歎道:『古詩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語是也。』並說,菜肴出鍋後,該用碗的就要用碗,該用盤的就要用盤,『煎炒宜盤,湯羹宜碗,參錯其間,方覺生色』。
-
特約企劃
兩廳院周邊的理想午後
這回我們挑選從中正紀念堂出發,用最長捷運一站可達的距離,送上美食、閱讀、選品、咖啡的品味好提案。讓兩廳院的一日生活,從心神到居家、添多一些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