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十歲了,邀請你填寫 2025 年度用戶調研問卷,讓我們更了解你的需求,一起走向下一個十年。
- 完成問卷即可獲得十週年電子書、年度調研視覺化報告
- 前 100 位完成的讀者,將獲得「一年份尊享會籍」或等值禮物卡。
- 隨機再抽 100 位用戶贈送相同福利。
美媒曝特朗普曾致露骨信件予愛潑斯坦,特朗普否認並揚言提告
《華爾街日報》7月17日報道,特朗普曾於2003年致信祝賀愛潑斯坦50歲生日,內容粗俗露骨,附帶疑似裸女的簡筆畫,且有特朗普簽名。但該報未披露信件詳細內容。
報導指,信件是愛潑斯坦50歲生日前夕,其時任女友為他準備的賀禮皮相簿一部分。該皮相簿曾於2006年被美國司法部扣留調查,當時愛潑斯坦涉嫌與未成年人進行性交易。
特朗普否認此信的真實性,指是民主黨人騙局,並揚言起訴《華爾街日報》及其所屬的新聞集團。
特朗普隨即要求司法部公開更多「愛潑斯坦文件」。他稱,已指示司法部長邦迪,尋求公佈關於愛潑斯坦案件的大陪審團證詞。
特朗普曾經承諾解密「愛潑斯坦文件」。不過,司法部上週公布調查結果,僅指愛潑斯坦死於自殺,否認存在性交易「客戶名單」,並表明不會進一步公開案情。此舉惹來反對聲音,包括部份 MAGA 支持者,認為特朗普和司法部隱瞞案情,以保護涉案的富豪。
烏克蘭政府改組內閣,斯維里登科任新總理
路透社7月17日報道,烏克蘭政府改組,原第一副總理斯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成為新總理。
斯維里登科在 X 發文,表明上任首半年的優先任務,是為軍隊提供可靠補給、擴大本土武器生產和加強國防技術實力。此前,澤連斯基對國會表示,期望新政府在半年內,將本土武器在對俄戰場上的應用比率,由目前的4成增至5成。
斯維里登科是領導同美國達成礦產協議的關鍵人物,她也因此成為特朗普政府熟悉的面孔,預料有助未來的烏美合作。
7月17日,澤連斯基另向《紐約郵報》披露,他正與特朗普討論,由美國向烏克蘭採購戰爭無人機,換取烏克蘭向美國購買大批其他武器。
澤連斯基稱,烏軍最新款無人機能夠深入俄境後方800英里發動轟炸。此前有官員和專家警告,指美國的無人機技術遠遠落後於俄羅斯和中國。澤連斯基認為,美國需要烏克蘭無人機技術,這項協議將帶來雙贏。
據報富國銀行美籍中國裔高管毛晨月被禁離境中國
《華爾街日報》7月17日引述知情人士稱,富國銀行美籍中國裔高管毛晨月(Chenyue Mao,音譯)近日入境中國後被禁止離境。
路透社同日報道,富國銀行已暫停安排所有員工前往中國。該銀行聲明指,正密切追蹤員工在中國被拒離境的情況,通過適當渠道協調,確保員工能盡快返回美國。
根據毛晨月在領英(LinkedIn)上的簡介,她目前是富國銀行主管國際保理業務的常務董事。另外,毛晨月今年當選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主席。該會是全球保理機構網絡。
國際保理商聯合會未有回應路透社的查詢。美國政府也以維護私隱為理由,拒絕評論有關報導。
英德簽訂《肯辛頓條約》,加強兩國合作
7月17日,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 施塔默)與德國總理默茨簽署《肯辛頓條約》,加強兩國在防衛、科技、經濟等方面的合作。
《肯辛頓條約》是英德自二次大戰以來簽訂的首份正式條約。條約列明,英德其中一方受到攻擊時,另一方會提供軍事援助。另外,條約重申英德對歐洲北大西洋安全的承諾。英德還將根據條約加強軍備出口合作,包括在十年內合作生產射程逾2000公里的新型精準打擊武器、減少敏感科技和產品出口管制的行政障礙等。
施紀賢和默茨還討論了向烏克蘭供應更多武器的計劃,包括在長程攻擊系統上提供額外支援。英國和德國將於7月21日共同主持烏克蘭防務國際聯絡小組會議,討論美方提出的對烏軍援方案。
今次是默茨上任德國總理後首次訪問英國。上週,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曾對英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是訪問。默茨提到英法上週簽訂協議,共同應對非法移民湧入歐洲,稱德國有意加入。
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的宗派衝突加劇,以軍再度轟炸當地
《衛報》報道,敘利亞政府軍撤離南部蘇韋達省後,該省的宗派衝突在7月17日下午起再趨激烈,以色列軍方也再度轟炸該省首府蘇韋達的市郊地區。
以色列日前對大馬士革發動空襲,迫使敘利亞政府軍停止介入蘇韋達省的宗派衝突,並且撤離該省。敘利亞臨時總統沙拉(Ahmed al-Sharaa)於17日發表講話,同意將蘇韋達省的安全事務交由德魯茲派自行管理,避免將國家捲入新的戰爭。他也譴責以色列的空襲,指升級局勢緊張。
敘政府軍撤離後,蘇韋達省的宗派衝突再趨激烈。據敘利亞國營媒體報道,德魯茲派對一些貝都因人的村落發動攻擊,報復貝都因人早前與敘利亞政府軍並肩作戰。
據報美國擬對中國石墨徵收93.5%反傾銷稅,總關稅或高達160%
彭博社7月17日報道,美國商務部計劃對中國的石墨負極材料徵收93.5%的反傾銷稅,算上既有稅率後總關稅將達160%。石墨是鋰電池的關鍵材料,反傾銷措施預料會對特斯拉等依賴中國供應鏈的電車廠造成沉重打擊。
報道提到,美國石墨業界去年12月提出申訴,指控中國企業違反美國《反傾銷法》。今次徵收反傾銷稅,是商務部因應初步調查結果而提出的措施,最終調查結果將於12月5日揭曉。
國際能源署(IEA)今年5月發出警告,指石墨供應鏈存在嚴重風險,呼籲各國分散供應來源。美國去年進口約18萬公噸石墨產品,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電池供應商松下、電車廠特斯拉等企業極力反對美國政府向中國石墨徵收高額關稅,指美國本土石墨產量根本無法滿足車廠的品質和產量需求,斷絕中國進口渠道將影響美國電車等先進科技的發展。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