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疫情期間不適合創業?數百萬美國人說不
受疫情影響,美國大批企業倒閉。然而,現在全美各地開辦新公司的申請數量卻正以2007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美中貿易戰再添新戰線:扎帶
美國已經與中國在農業、鋼鐵、電子等大型經濟領域進行貿易戰。新加入戰線的是一項關鍵美國技術:扎帶。
-
【書摘】劉紹華:中醫藥與中國的現代性追尋
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之初的爭議,突顯的依然是民族主義的面子掙扎、乃至利用民族主義政治情緒來操作投機的老問題。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公孫烏龍的猜疑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記者手記:2020年,我走進台灣給中華民國慶生的酒會
2020年,世事多變。蔡英文如何帶領團隊,給中華民國舉辦這接待重要外賓的「109年國慶」酒會?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用清劍斬明官」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2020年雙十節:蔡英文指願與北京「共促對話」、香港國安法後慶雙十活動遭禁
今年中華民國雙十慶典,在世界疫情仍未獲控制、兩岸軍事緊張情勢升高與中美持續對峙的情境下舉辦。本文收錄了蔡英文雙十演說的中英全文,她在演說中提出,在一定前提下,願與北京展開對話。而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過往以「默契」形式進行的「香港各界慶祝中華民國國慶」的文化,遭到大幅緊縮。
-
端 x 華爾街日報
GTV籌資風波引發三方紛爭,郭文貴及其追隨者和批評者各執一詞
糕點師 Jiamei Lu 表示,她在今年夏天告訴FBI,自己是一起金融詐騙案的受害者,實施該詐騙的是與中國流亡商人郭文貴和前白宮政治顧問班農有關聯的 GTV。Lu 表示,她在紐約與 FBI 人員見面後,郭文貴在一段網絡影片中指責了她。
-
端 x 華爾街日報
金正恩「去神化」意欲何為?
幾十年來,北韓金氏家族始終將自己描繪成根本不可能犯錯的神一樣的人物。但如今,現任領導人金正恩改弦更張,開始展示自己不完美、甚至是人性化的一面。
-
週末讀書
【書摘】趙恩潔:南方的南方,她者亦是共同體
南方是一種與差異同在的靈魂,也是一種肩負批判各種資源分布不均的任務。
-
【主編推文】給學生:關注、紀錄和閱讀,就是你我此刻能做的最小的事
我們上線了期待已久的學生方案,想為每一個關注世界,關注真實的你帶來更優惠的訂閱選擇。
-
講座筆記
周保松:公共生活的意義
我們今天關於公共生活的想像之所以如此有限,在實踐上之所以如此無力,主要是因為我們並非活在一個正常社會。討論這些問題,也是一種對陌生化的反抗吧。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世界最大的謊言」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TikTok 禁令生效前的決定性時刻發生了什麼?
TikTok 的未來經歷長達數月的謀劃後,依靠美國商界兩名極具影響力高管在最後時刻打的兩通電話,才說服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一項初步協議。
-
陳純:欽定的社會性死亡
任何能延續我的公共生命的手段,他們都要想辦法扼殺掉。這種「社會性死亡」的可怕之處在於,你永遠不知道它對你的生活可以有多大影響。
-
讀書時間
【書摘】台灣民主史之:選舉暫時停止,國民黨鷹派準備整肅
眾人既期待也相信,選舉只是暫時停止,黨外仍有活動空間。殊不知,國民黨鷹派已摩拳擦掌,要發動一步步的整肅行動。
-
端 x 華爾街日報
中德兩國何以從昔日夥伴變為如今對手?
幾十年來德國與中國在經濟上捆綁的非正式夥伴關係正在瓦解,隨著中國這個亞洲巨頭的強勢回歸,這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在疫情後的復甦構成了威脅。
-
讀者十論:給自己一個支點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對大型科技公司,特朗普和拜登怎麼看?
無論誰贏得11月3日的大選,預計大型科技公司都將面臨更多審視,不過,在科技巨頭帶來的一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挑戰者拜登的立場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
第77屆威尼斯影展
記者手記:疫情後的第一個世界級影展,我容易忘卻自己身在何處
2020年的春天,電影人和影迷都沒有想到這會是怎樣的一年。
-
端 x 華爾街日報
「老好人」皮查伊能否帶領Google突破困局?
面對潛在的反壟斷訴訟、營收下滑和帶領公司開闢新路的重任,一向行事低調的GoogleCEO皮查伊能胜任嗎?
-
內地律師盧思位:關於12名港人涉偷越國境罪的五個關鍵問題
12名港人於8月25日被刑事拘留,根據內地《刑事訴訟法》,嫌疑人在逮捕之前最長可被羈押37天;故10月1日將成為港人被取保候審或者無罪釋放的關鍵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