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軍費佔GDP比例多少才合理,圖說台灣國防預算是高還是低?

政府與社會必須開誠布公討論資源取捨,台灣是否願意為強化國防,犧牲其他領域的支出。

軍費佔GDP比例多少才合理,圖說台灣國防預算是高還是低?
2025年1月7日,台灣新竹縣軍營,一名台灣軍人在演習中升起台灣國旗。攝:Ritchie B.Tongo/EPA/達志影像

2025年3月4日,美國國防部政策副部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一場參議院人事聽證會上發表演說,席中柯伯吉強調,台灣迫切需要將國防支出大幅提高到接近其GDP的10%左右,並批評台灣國防支出遠低於3%,且台灣在加強防禦能力上「令人震驚地缺乏緊迫感」。

台灣問題,可說是這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的焦點。柯柏吉的身分,使質疑更加尖銳。他曾於特朗普(台譯:川普)第一任任期擔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也在國務院與情報機構擔任要職。他在2018年擔任國防部戰略與兵力發展副助理部長期間,參與制定《國防戰略報告》(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聽證會中,共和黨龍頭韋克爾(Roger Wicker)關切柯伯吉對防衛台灣的立場「軟化」,民主黨籍資深議員利德(Jack Reed)也要求他說明國防部怎樣維繫與台灣及印太盟友的關係。

韋克爾便指出,柯伯吉2022年曾在公開演說表示,在國外發生的任何事件都不太可能比中國入侵台灣對美國人構成更嚴重的威脅;但柯伯吉到了去年11月撰文時卻認為,美國確實有強烈的利益需要保衛台灣,「但美國人沒有台灣仍然能生存」,要求他解釋立場何以轉變。

「我對台灣價值的立場是一貫的。」柯伯吉說,美國對台灣的承諾主要是「隱含的、間接的或基於傳統習慣」,美國對台承諾已透過國防部將台灣列為「首要想定」(pacing scenario)而具體化。但鑑於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以及美國自身準備不足的情況,他對台灣的防衛有了不同評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